Page 81 - 张家口政协
P. 81
尚义县蒙古族的由来和现状
杨生格整理
满清时期,尚义县境内的坝上各乡均有蒙族居民,后来由
于历史的原因渐渐地往北迁移。直到现在住在全县境内的仅有
两个蒙古民族聚居村,即四台蒙古营和五台蒙古营,共 43 户,
223 人(1984 年统计),仍保持着蒙古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和生产、生活方面的固有特点。
一、四台和五台的由来
清康熙 45 年(公元 1706 年),设立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
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驿道台站,全线共四十八台,我县
境内的四台(敖 呼都 )、五台(亥斯台),张北县境内有一、
二、三台。建台时官府选派台官专治驿务,从察哈尔八旗抽调
贫苦牧民为台站兵丁,按当时的编制,每台为 18 名。四台和五
台的蒙古族牧民分别由镶黄旗和正黄旗抽调而来。主要任务是
递送公文信件,接送朝廷官吏。是当时著名的“官马北路”三
大千线之一,即西路台站。
二、满清时期台站设置、编制与待遇
张家口至库伦的四十八台分为四个单位,每十二个台为一
个单位(相当于一个旗)。每十二个台设参令一人,依勒格(副
参令二把手)一人,普勒(副参令三把手)一人,毕其齐(参令
秘书相当于章盖)一人。每个台设章盖又称章景(台长)一人,孔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