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张家口政协
P. 150

清 真 寺 小 考



                                    清真寺在唐代称“礼堂”,宋代称“礼拜堂”。从元代开始,
                                按“清真”之意,取名为“清教寺”、“真教寺”,“清真堂”等。
                                到明清时期,“清真寺”已成为伊斯兰教寺院的通称了。只不过
                                把地名加在清真寺前面以示区别,如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
                                沧州清真寺、同心清真寺等。
                                    我国对清真寺的建筑非常讲究,从建筑样式上大体可分为
                                两种:一种是阿拉伯的风格,其表现形式是圆形拱顶的礼拜殿
                                和尖顶的宣礼楼,如广州市光塔路的怀圣寺,它始建于唐代,
                                为阿拉伯人宛尕斯所建,由光塔和寺院组成。还有银川南关清
                                真寺,其样式也是按阿拉伯建筑风格修建的。另一种是中国宫
                                殿式的风格,其表现形式是庭堂式的礼拜堂和楼阁式的宣礼塔,
                                如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其寺规模宏大,殿宇雄伟,全寺分五进
                                院落,有大殿、讲堂、浴室等建筑物。主体建筑为前后大殿、
                                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合称为“五凤朝阳殿”。北京牛街清
                                真寺,相传北宋初年由纳速鲁丁创建。另外还有扬州仙鹤寺、
                                福建省泉州市清净寺等。
                                    富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穹
                                顶,因为伊斯兰教崇尚绿色,而穹顶和其装饰都为绿色。清真
                                寺的穹顶根据寺的大小规模而分为一、三、五个单数,而忌双
                                数。其中最大的一个穹顶高处装有月牙形标志。
                                    清真寺大都是建筑在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周围有花草树
                                木,清净幽雅,宽敝明亮,庄严肃穆。
                                                                     (辑)
                                                                                    - 127 -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