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张家口政协
P. 146
特聘西班牙神父穆琅等三人当顾问,协助工作,在任一年,中
国神父对会务熟悉后,即离华回国。会长由吴耀翰神父担任。
1929 年会内设小学,主任即吴耀翰,1935 年改为恒毅中学,校
长由郭若石担任,收容学生三、四班,计有学生百十余名。1937
年“七七”事变,日寇侵占宣化,中学停办,复为小学。大修
士转北京辅仁大学,小修士转辅仁中学。抗战胜利后,于 1947
年 11 月宣化主教王木铎有鉴于教育文化事业在察尔哈省尤为
重要,对恒毅中学复校工作积极进行筹备。先成立董事会,董
事长为于斌主教,董事均本省教育界名人,计有张季春、李士
翘、刘季苍、李培青等。于 1948 年正式复校,地址设在宣化城
内牌楼西街(原景星小学校址,今建联家俱厂所在地)。校长由
常守彝担任,教导主任由高守吾担任,有 3 个教学班,109 人,
教职工 18 人,由于经费没有来源,于 1952 年由人民政府接管,
改名为“察尔哈省宣化市初级中学校”。当时学校有 6 个教学班,
学生 298 人,教职工 26 人,校长由赵明兮担任。1956 年 1 月 1
日,改名为“宣化第二中学”。
主徒会于 1948 年 1 月迁入北京,宣化改为分会,负责人为
吴耀翰,本会所设小学改为私立景星小学北门外分校,学校行
政受城内景星完全小学领导。
2、大修道院——建于 1930 年。它由宣化教区主教程有猷
与河北易县教区、山西汾阳、洪洞教区、山东的临清教区主教
共同商定,成立了察尔哈、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五教区的大
修道院,命名为“若瑟总修院”,院址设在宣化大堂东侧三进大
院的前两个院。后院为宣化区主教府所在地。
总修院招收来自五个教区的具有高中程度的小修道生,共有修
士 60 多人,分哲学、神学两大班,学制六年,哲学二年,神学四
年,然后升为神父。大修道院刚成立时由于中国神父对哲学、特别
是神学不能胜任,故特聘请比利时鲁汶大学的文德迩、葛木兰、任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