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张家口政协
P. 87
的副市长韩直飞同志和宣化市供销社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
随之由他出面联合这三家皮坊的副经理王延年、章成栋、蔡及
三和德义成皮坊的史贵、王旭峰,福圣长皮坊的吴继善、陈兆
风、高杰,兴记皮坊的王兴齐等 6 家皮坊共 12 人,选址于南大
街路西南端,迁走一个车马大店和五户居民,开始筹建宣化前
进饭店。
(二)
刘子厚先生 1903 年出生在河北省蔚县陡涧村的一个贫农
家庭里,因为家庭贫穷,只念了一年私塾,14 岁来宣化“世顺
长”皮坊学徒,过了三年“三把壶”的生活。皮毛行业是一个
艰苦的行业,过去称皮坊是“臭皮坊”,皮坊的工人叫“毛毛匠”。
宣化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几乎全是河北蔚县人,同时皮坊的
工人绝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刘子厚在“世顺长”学徒期间,
每年只挣 9 小吊钱的工资,收入十分微薄,但他刻苦学习,每
天晚上都点上煤油灯学习写字、记帐,后来又学会了修理皮子,
识别皮货的成色等业务知识。从 1930 年开始,又到“世顺隆”
皮坊当采购员,由于他勤奋好学,钻研业务,为人忠实可靠,
做事讲究信用,在包头、呼和浩特等皮毛产地,联系了不少业
务关系,为他以后开展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世顺隆”东家
对刘子厚颇为器重,开始让他顶了生意,最先顶六厘股,后来
顶到九厘股。由于当时直奉军阀混战,火车不通,产品不能及
时外运,国内市场也受到了限制,“世顺隆”皮坊的业务也呈现
衰落。1935 年刘子厚又转到“恒元长”皮坊领东顶九厘生意,
并当上了经理,收入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他在生活中精打细算,
省吃俭用,自己积累了一些资金。日本投降后,刘子厚伙同王
延年、刘彦杰等人开办了“德厚昌”皮坊,由他任经理,王延
年任副经理,直到参加公私合营,筹建前进饭店。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