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张家口政协
P. 63
300 多人发展到 500 多人。1946 年 8 月,国民党占领宣化后,
学校部分师生转移到根据地涞源县二区银炉台村。1947 年春天
又转到易县苑岗村。
宣化师范:日本投降后,我军进入张家口,接收了察南师
范学校。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察师搬迁合并到宣化
师范。从冀察中学调整到师范几名领导、老师和十几名老区来
的学生,作政治骨干,团结带动师生一道工作、学习。校名为
“冀察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张希瑞。不久,徐敬之同志接
任校长,朱刚任教导主任。后又派察南专署专员武树藩任校长,
从部队调来刘晓春任生活指导处主任,潘启祥从绥远来任教务
处主任。教职员工六七人,学生由 300 多人发展到 500 多人左
右。1946 年 8 月,宣师撤离宣化,随校转移的师生有 100 多人。
行军到蔚县,察哈尔省政府宋秘书长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动员
师生到涿鹿县石门兵站和太平堡村野战二分院做了一段支前服
务工作,年底回校,回到涞源县二区吉河村。战略形势好转后,
解放区不断扩大,地方急需干部,部队需要大量补员,北岳行
政公署决定:将察哈尔省立师范学校、察哈尔省立中学、察哈
尔省立职业干部学校(也是从宣化撤出去的)、五专区师范学校
合并,原四校学生多数参了军,少数分配到地方工作。其余师
生都到了“察哈尔联合中学”,校址在:涞源县一区前、后泉坊
村。校长武树藩,教导处主任董遂平,副主任刘晓春、刘文哲。
总务处主任刘汉铭,副主任王毅。生产处主任于佑启,副主任
王树桂。学校有 10 个班,还有妇干班、会计班、地干班,共有
400 余名学生。为了以生产养学校,补充经费,还开办了纺织
厂、万兴缝纫厂、合作社、商店、马车运输队等。
张家口一中:抗战胜利后,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派郝人
初等同志抓了中学的复校工作,定名为张家口市中学。经过一
年的努力,学校工作面貌一新,正在发展时内战爆发,部分师生随军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