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张家口政协
P. 37

1949 年的 98 倍,平均年递增 12.8%,远远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的
                                速度。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名优产品大量涌现,有
                                100 多种产品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电石、塑料、树脂、
                                胶鞋、卷烟、毛线、啤酒和一些机械产品等,享誉国内外。
                                      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1987 年全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
                                售收入达 210666 万元,比 1962 年增长 9 倍,平均年递增 9.7%;
                                实现利润 13146 万元,比 1978 年增长 20.5%。企业的积累增加,
                                促进了扩大再生产,到 1987 年底,全市工业企业中,已拥有大中
                                型企业25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已达201232万元,
                                相当于 1952 年的 33 倍。
                                      农村经济——解放初期,我市农村是一片封闭、保守、停滞的
                                小生产天地,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1949 年农业总产值仅
                                2695 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政
                                策,使农村经济呈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1987 年,全市实现农业
                                总产值12021 万元,相当于1949 年的4 倍;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8.4
                                万公斤,相当于 1949 年的 2 倍;蔬菜总产量达到 23903.5 万公斤,
                                是 1949 年的 20 倍;干鲜果品总产量 654 万公斤,是 1949 年的 5.7
                                倍;累计造林面积达 15009 万亩,比 1949 年增长了 38 倍;猪、牛、
                                羊肉产量已达 7909 吨,是 1949 年的 72 倍;渔业也从无到有,鱼
                                年产量达到 100 多吨。同时,在全市农村中,大力发展了第二、三
                                产业,1987 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 48670 万元,其中第二、
                                三产业产值占 58.5%,从而使农村摆脱了过去那种单一的生产经营
                                方式。近几年,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大大加快了农村
                                致富的步伐。
                                     城市建设——张家口,这个闻名遐迩的北方商埠,历经沧桑。
                                解放初期,摆在山城人民面前的是一座被日伪蹂躏,国民党反动
                                派践踏的破烂城市。经过山城人民四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短短的十年时间,创造了山城建设史上的奇


                                                                                      - 5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