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张家口政协
P. 70
已经做好为革命献身的准备,自己也应该准备迎接更严峻的考
验!
后来,在党组织与若飞同志的舅父黄齐生先生的营救下,
若飞同志被判二十五年徒刑。判刑后,他被允许与外界通信,
李培之同志此后接到若飞从狱中寄出的十八封信,若飞同志在
字里行间所迸发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一个共产党员
的宽广博大的胸怀,给了李培之同志以很深的教育和鼓舞。
1937 年初,王若飞同志从太原监狱获释,李培之立即乘飞
机从上海到太原与若飞会面。劫后重逢,李培之又高兴又难过,
若飞同志到机场来接她,一见面,她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
而出。
当时,薄一波同志在太原负责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
的工作,若飞同志出狱后就参加了这一工作,李培之到太原后,
就到“牺盟会”办的军政训练班里讲授《帝国主义论》、《红军
里的政治工作》等课程。
1937 年夏天,李培之随着若飞同志达到延安,王若飞同志
在党中央工作,李培之同志到陕北公学任教,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王若飞同志作为我党参加国共和谈的代表团成
员到了重庆,李培之也随后于 1945 年 11 月到达重庆。1946 年 4
月 8 日,王若飞同志从重庆飞返延安,因飞机失事遇难牺牲。李
培之同志从此失去了最亲密的老师、战友和亲人,以后,她带着
她和若飞同志的独子王兴继续孜孜不倦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着。
全国解放以后,李培之同志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直至
“文革”开始。“文革”中,李培之同志因王若飞重又被诬陷为
“叛徒”而受到牵连,她自己也被戴上“叛徒”的帽子受到残酷
迫害,被关进监狱。对于王若飞同志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
1972 年就曾冒着危险指出:“王若飞在狱中斗争很英勇,全党同
志都知道。是党派薄一波同志把他营救出狱的。他不是叛徒。他
没有参与陈独秀的托派活动,他不是托陈分子。”粉碎“四人帮”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