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张家口政协
P. 125
三、 奋斗不止
在万恶的旧社会,一个女演员一旦唱红,她的厄运也随着来
临。1944 年,张家口还在日寇和伪蒙疆政府控制之下,凶恶的敌
人貌似强大,还在作垂死的挣扎。日伪为麻痹群众斗志,在各地
大办赌博场所,并美其名为“俱乐部”。俱乐部承包分子,为招引
赌客,便四处邀戏班演戏。十六岁的王桂兰,正当青春二八之龄,
虽不如任玉珍(演小旦)、白翠香等人吃香,可也处处受人欢迎。
这年夏天,张北县公会办的俱乐部来张邀请名角;那时王桂兰因
在苏大有(班主)戏班受够了窝囊气,便连夜出走,到了冯玉喜
(罗锅)的戏班。一天,她和女演员王巧玉正演《九件衣》,突然
日伪军包围了戏院,不等戏散,一个日寇头目就强迫她俩去日本
军营中去清唱。王桂兰执意不从,奋力反抗,终于逃出了虎口(原
来那豺狼竟想欺凌她)。经过这次惊吓,她的嗓音从此声哑失色了。
嗓子,对一个演员来说,就是“第二生命”。王桂兰决心下一番功
夫,苦练嗓子。寒冬腊月,每当鸡报晓天方亮,她已在“舞台姐
妹”刘凤霞相陪下,站在塞外草滩中大声呼唤:树根、树叶、树
梢、树身的字音了。经过她长期锲而不舍地苦练,终于使龙、风、
虎三音,别具声韵,非常顺耳动听了。
四、一心向党
1948 年 12 月 28 日,红色山城旌旗招展,张家口又一次回到
了人民的怀抱。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艺人,从此翻身得到解放;过
去被人瞧不起的“戏子”,成了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王桂兰在
党的教育下,懂得了演戏为革命,为工农兵服务的道理。她在郭
汉城(当时担任察哈尔省文教厅文化处处长)、翟翼(当时任文化
处艺术科科长)等同志帮助下,政治觉悟和艺术水平大有提高。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