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93
常住人口 35户 53人,多为 60岁以上的老人。村内主要产业为
玉米种植和杏扁,该村无集体收入来源,技术种植养殖业空白,
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村民吃水靠山泉,既
不方便也不卫生;村内环境卫生设施差,文化服务设施短缺。
为圆满完成贫困村出列任务,工作队发扬民主,动员群众积极
参与,共同制定了 《郭家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和
《郭家村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为实现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出列
明确了努力方向。
区政协主席李贵宝十分重视本单位的结对帮扶工作,经常
深入村里看望驻村干部并与他们共同讨论商定具体扶贫措施,
竭尽全力积极筹措资金,为推进各项帮扶工作落实提供有力保
障。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
能力大幅度提升,村容村貌发生改头换面式变化。硬化村内道
路 15条 4873平方米,新增安装路灯 16盏,总数达到 41盏,
实现了村民盼望已久的 “夜晚不走黑路,雨天不走泥路”的夙
愿。宣化区政协和帮扶企业新北方装潢公司及延庆区井庄镇同
心协力,共同筹集资金 15万元,增加修建村委会办公用房 6
间,整修院落美化围墙,配齐各个功能室,配备配全办公设备,
大大提升了村委会办公条件。装修阅览室,装配全新图书,为
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奠定物质基础。
郭家村原先的饮用水源为村外的山泉水,近年,随着地下
水位的下降,水量逐年变小,夏天还经常断流,严重影响村民
的生活和生产。为此,他们多方奔走争取支持,新打 200米深
机井一眼,新建 5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吃水点 10处、铺设上
下水管近 2000米。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问题,实
现了饮水安全。村里的桑干河大桥为 20世纪 70年代所建,桥
63
上护栏年久失修坏损严重,通行安全不能保证。扶贫干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