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5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335
珠。水泥山路九曲十八弯,细若琴弦,是山里村子通往外界的
主要道路,细弦子村因此而得名。
车子刚到村中,就看到几个村民热情主动地向我们打着招
呼,我不禁感到一股古风犹存、善良朴实的村风迎面而来。村
委会,几间面南背北的房子收拾得极为整洁干净。最吸引人的
是一张清晰硕大的细弦子村地容地貌照片,听老杨说是北京来
的摄影爱好者因喜欢这里的风景,随手拍摄送给他们村里的。
可见,此地的景致是多么优美,多么吸引外地人。
扶贫切实际 致富有门道
我于采访中,首先了解了全村的人员分布情况,之后便直
切主题,对杨书记的扶贫之路展开细致的了解。身为共产党员,
他主动请缨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自愿到贫困的细弦子村
扶贫。从接手该村扶贫工作之初,他便发挥一贯务求实干的工
作秉性,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筹措部署,开始落地实施一
系列产业项目。
兴建扶贫光伏电站,是他一手促成。光这一项使得村集体
和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仅 2018年全村给建档立卡户分红及
公益岗工资 156390元,户均 2142元,村里竟还余留了 43610
元的集体收入,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情啊。为了拓宽致富之门,
他争跑资金,再度为村里组织建烤杏房 16间,发展养驴 3户,
建猪棚 3个,牛棚 2个,鸡棚 1个。村里光享受生态扶贫就业
的就有 17人,整个项目覆盖 65户,120人率先致富。腰包鼓
了的农民脸上是放光的。
与此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杨书记多方 305
奔走,筹措资金为村里维修了供水蓄水池,使全村互通了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