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1 - 目录.FIT)
P. 391

职责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实行了政协领导联系委员制度、重点工作向委员通报制度、

                           委员调研视察制度,及时了解委员情况,并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
                           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宣传广大政协委员的先进事迹,增

                           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认真组织委员学习和
                           培训,不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开展了十佳委员、优秀提案评选

                           活动,充分调动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十届政协,共组织委
                           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400 多人次、参与调研视察活动

                           3000 多人次,在政协履职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充分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

                           基础性作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增
                           强工作活力。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好常

                           委会确定的调研课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积极开展
                           专题调研视察活动,成为市政协重点课题调研、专题民主监督、

                           经常性议政建言的重要力量。十届政协, 7 个专门委员会共组织
                           视察活动 100 余次、调研活动 30 余次,有力推动了政协各项专

                           题工作的开展。

                                                           切实加强界别委员活动的组织工                             履
                                                                                                      职
                           作,支持和鼓励 28 个界别在政协全会、专题协商会等会议中以                                             记
                                                                                                      述
                           界别名义发表意见;在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中发挥作用。                                               LV

                           十届政协,先后围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民营

                           医院发展”和“基层文化建设”等课题,分别组织教育界、医卫                                               ZHI
                           界、文化界、经济界、社科界、农林界的委员召开专题议政会,开                                              JI
                           展专题视察,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各界别活动小组共开展各                                                SHU

                           类议政活动 200 余次,发挥了自身独特优势,密切了与各界群众

                           的联系。
                                                                                                     395
                                                           以建设“学习型、和谐型、创新型、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