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目录.FIT)
P. 188
Z
H
A
N
G
J
I
A
K 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 1990 年至 1992 年重点推广项目。施献举
O
U 获得了多项荣誉,可他很低调,总是说,是政协这块土壤孕育了
张 他,如果没有组织的肯定和扶持,凭他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这些
家
口 成绩的。
文
史
W
E 让葡萄在高寒地区落户飘香
N
S
H
I 由于巨大的工作业绩,施献举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
188 作者、 河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荣获省自学成才奖。但他不骄
不躁,依然以一个普通的省政协委员的身份,勤勤恳恳扎在科学
实验的世界里,一心在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拼搏着。
他钻研果树栽培技术已有 27 年的历史。然而,到 1982 年,
葡萄生产在自己的家乡———崇礼县还是一个空白。能不能填补?
这是施献举多年来一直思索的问题。他曾翻过本县的史册,没有
找到葡萄能在当地生存的先例。追溯原因只有一条———这里地
处高寒山区,海拔高、日照短、积温低,无霜期不足 110 天。在这
样的自然条件下,栽培喜光、喜温、喜干燥、抗寒能力差的藤本蔓
生植物———葡萄,躲不过冻害,只长一年就被冻死。一些曾来崇
礼考查过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认为这个县不宜发展葡萄生产。
崇礼县究竟能不能栽培葡萄?需要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
论。 施献举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 拥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的权利,同时,也负有艰巨的政协职责,一定要逐乡逐
队搞好调研,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村民家里,更要对全县各
行政村实行技术帮扶,切实使广大果农受益。让全县人民因种
植葡萄富起来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骑上破旧的自行车,
跑村串户,调查走访。他迎着初升的太阳出发,太阳落山才把一
身疲惫的身体摔倒床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土壤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