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6 - 张家口政协
P. 426

人  物  述  林




                                有时会因为用了炸音而破坏了人物的完美,所以把它废除了。
                                    晋剧爱好者蔡凤歧(中医)说过,杨胜鹏的艺术修养通过
                                实践,不断改革。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听他的唱腔,就觉得和
                                五十年代有很大的区别。五十年代初期,他的唱腔后半句往往
                                用背拱音挑起,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就不这样唱了。他的唱腔
                                里揉和了刘宝山的须生唱法,巧妙地用在包龙图这一艺术形象
                                上,取得很大成功。他的演唱风格,粗犷豪放,讲究字正腔直,
                                以情带声。他的功架稳
                                重、凝炼、威猛、大方。
                                这要归功于杨吉庆的
                                教子有方和“马武黑”
                                的严格教导。花脸的旧
                                演法是动作大、棱角分
                                明,用一个“方”字可
                                以概括。而杨胜鹏的功
                                架,是十足的京剧气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杨胜鹏(中)、康翠
                                派,处处给人以一种圆            玲(右)、侯元喜(左)与呼市艺校晋剧专业
                                                      班首届毕业生合影
                                熟、饱满的感觉。他经
                                常和师兄凤凰旦(王治安))对把子,互相切磋,因此把子功也
                                很有功底。他在张家口时,唱功戏唱不过金铃黑(郭寿山),他
                                就扬长避短,以功架戏、武打戏取胜。他曾和我谈过,使他最佩
                                服的花脸艺人,一个是京剧界的金少山,一个是晋剧界的张玉玺。
                                    在吐字方面杨胜鹏也做了改革,将过去旧唱腔的吐字改为以
                                普通话来吐字。但字腹和字尾仍归到晋剧的韵上来,以字收音归
                                韵,而且咬字特别有力而清晰,改掉了鼻音厚重,吐字浑浊的旧
                                唱法,形成了他吐字铿锵有力,行腔粗犷奔放,“字如钉、腔如云”
                                的演唱特点。这些唱腔,一灌唱片,便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外广

                                                          - 400 -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