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8 - 张家口政协
P. 398

人  物  述  林




                                到科学发明的伟大,从优秀人物的身上认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自
                                已的命运,永不放弃学习便是她设定的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高中毕业以后,只有到农村劳动锻炼,
                                1974 年,她依然踏在乡间农田的小路上。但在村里劳作的几年
                                中,从小坚持的信念没有改变,只要一有时间,肯定是“书不
                                离手,手不离书”,她在等待,等待机会的出现。1976 年秋季,
                                通过层层面试、筛选,她以保送工农兵学员的方式,踏入武汉
                                华中工学院的大门。

                                                   执着科研终获硕果

                                    大学毕业,按照国家的分配,24 岁的她被分到地质部勘探
                                技术研究所,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由于自己对科学的执着追
                                求和勤奋好学的刻苦用功,不久就“小荷露出尖尖角”,“七五”、
                                “八五”项目科研带头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一系列
                                荣誉接踵而来。到了 90 年代,她已经成为所里的技术骨干。
                                    现代非开挖技术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可
                                在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探测、检查、修复、更新和铺设各种地下
                                管道和电缆,根据工程需要可过江、过公路、过铁路、过立交桥、
                                过飞机跑道,过高层建筑基础、过闹市区、过绿化带、过地下古
                                物区和无法及不宜进入的地区,被称谓“地下管线施工的一次革
                                命”。90 年代初期,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一片空白,地质部勘
                                探技术研究所决定自行研制自己的一系列“非开挖”机械设备,
                                相应地,这项重担就落在王洪玲的肩上。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
                                年殚精竭虑,王洪玲率领着自己的助手和同伴奋力拼搏、无私奉
                                献,用智慧、用汗水完成了一项科研技术。1994 年,国内第一
                                台非开挖铺管钻机在王洪玲率领的科研小组诞生,之后,一系列

                                                          - 372 -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