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张家口政协
P. 30

烽  火  年  代




                                将军时,适李济深先生也在座。听他们说:军事大权仍由蒋介
                                石暗中操纵着,由何应钦出面指挥,上海方面的日军一再增援,
                                而南京方面只派了张治中的第五军前往增援,其他部队都按兵
                                不动,看样子他们还在阴谋妥协投降,上海战局不容乐观。我
                                们这些人都插不上手,只好作壁上观了。
                                    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英勇抗战,坚
                                持一个月之久,谱写了淞沪抗战的壮烈篇章。但后来由于日军
                                大量增援,共达八万余人,陆海空军猛烈攻击,经过激烈战斗
                                后,在中央军接济不力的形势下,才被迫退守昆山、常熟一带。
                                这时,蒋介石乘机于 3 月 6 日重新上台,并派出代表与日方谈
                                判停战。冯将军料定他仍将妥协投降,决定不和他见面,毅然
                                乘坐专车,离开浦镇北返。在到达徐州时,他在火车上召集秦
                                德纯、邓哲熙、陈继淹、崔贡琛、王际通和我,开了一个小会。
                                他说:“蒋介石重新上台,又要对日妥协投降,继续贯彻他的‘攘
                                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非把中国搞亡不可。蒋的名字叫中正,
                                中者重也,正者症也。由他掌握中国的军政大权,就等于中国
                                得了重病,要想救国,必须打倒蒋介石。我们要本着反蒋抗日
                                主张,把志同道合的同志团结起来,继续奋斗,不达目的不止。
                                我想到泰山,找个大庙住下,一面读书,一面宣传抗日主张。
                                我早想编一部《国民军历史》,趁此大家都不太忙的时候,请绍
                                文(秦德纯)、仲知(邓哲熙)、希文(陈继淹)同崔贡琛、王
                                际通、宋秀德(聿修)他们三位再到北平找上吴锡祺,共同把
                                这部书编出来。”会后冯将军就开车前往泰安,我们换乘客车,
                                一直到了北平。
                                    编写《国民军历史》的工作,大约三个多月就完成了草稿,
                                经过冯将军亲自审定后,印成精装一厚册出版。在我参加编写《国
                                民军历史》期间,在第三十军工作的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同学张维

                                                           - 4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