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张家口政协
P. 242

沧  桑  纪  事




                                工分,住返一趟有一里地。可是,人们干劲不减,一天下来,挑
                                300 多担土,10 个工分。说来也是当年年轻,精力充沛。因为挣
                                工分的凭证是发“竹牌”,担一担土,发一个小竹牌,到 10 担土
                                时,换一个大竹牌,这样下来,到收工时,有几个大竹牌就划“几
                                分”。我为了给五岁的侄子弄个玩具“玩”,一天多担 10 担土,
                                但未上缴大竹牌,拿家给侄子做玩具,侄子可开心啦。
                                    最开心的是上夜班。记得那时候,将一种俗称电石的东西,
                                放入一个大灯笼内,装上水,点着捻子,闪闪发亮。晚饭后,点
                                起“电石灯”,每隔十几米点一盏,犹如电视剧中“周幽王烽火
                                戏诸侯”的场景,灯儿闪闪,十分壮观。而且,说笑声、人们劳
                                动的号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们是分白班和夜班交替干活
                                的,而且为了省时间,大本营设在工地不远的武玉寨村,自带干
                                粮被褥,搭帐篷休息,俨然一副军事管理,一切都轰轰烈烈。
                                    如今,回首当年,全公社万人大会战,不到七个月,修缮
                                建设成了梁家窑水库,使洋河水在此截流,可浇灌十万亩农田。
                                据说,工程建成后至 1976 年,西沙城公社、头百户公社、太平
                                庄公社等地春天浇地,都由梁家窑水库供水。可以肯定地讲,
                                当时修水库的确起到了效果。

                                                        上 民 校

                                    那一年,全面开展扫除文盲。我和其他几个同伴读了扫盲班。
                                扫盲班由村里一名民办老师负责,后来又从头百户公社调来一名
                                正式教员。上课时间选在中午或晚上,因为有大修水库的任务,
                                所以,上民校只能分批进行。上夜班的人,在白天中午进行;反
                                之,则安排在夜晚,时间为两小时左右,书本为统一油印课本,
                                语文、数学全有,书很厚,有 400 来页,图文并茂。

                                                          - 216 -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