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张家口政协
P. 232
沧 桑 纪 事
1958 年全省会议刚结束不长时间,我们就如何贯彻落实省里
会议精神的问题,积极地想着办法。《人民日报》、《河北日报》、
《张家口日报》、新华通讯社的记者们纷纷来到张北县,就贯
彻落实省里会议精神的情况进行采访。新闻媒体如此关注,
加之当时人们都极度相信党中央毛主席,县里必须得热情高
涨。但是对于中央搞的“大跃进”,我们并没有思想准备,我
们带的指标离要求相差太远了。第一书记胡子奇和我商量,
“就是咱们亩产 200 斤也不能说是高产量的,何况这个亩产
200 斤也根本达不到,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当时张北
县也就是亩产 100 斤左右,但这个数字对于要求却太低了。
我们不敢对外讲。
张北县要想提高亩产,必须要有办法有措施,并非仅凭想
象就可以。当时,我们在春耕、施肥、用水等各个环节想了不
少办法。比如:把农户家便池里的粪便都搜集到大缸里统一保
管,集中发酵,以便提高肥效;把各家各户养的狗杀掉,将狗
肉熬成肉汤当成肥料……
在种植作物品种上也是广开思路。一是多种山药,因为山药
高产,5 斤山药能顶 1 斤粮食,亩产 1000 斤山药就顶 200 斤粮食
了,要是亩产 2000 斤山药就是 400 斤粮食。我们就想,适当扩大
山药种植面积可以,但种植太多也有风险,当时山药常得“晚疫
病”(百姓称作“曝啦”),得此病后,秧苗一下子就坏了,虽然有
一种“硫酸铜”的农药可以预防此病,但因费用高,农业上的应
用非常少。一旦碰上“晚疫病”,不但增不了产,还得减产。即使
种山药增了产,也会导致山药过多,品种过于单一,口外的人就只
能每天吃山药、莜面了。二是多种大豆(蚕豆),如果丰收了,亩
产也可以勉强达到 400 斤的要求。但种大豆有一个要求,就是大豆
正开花时不能缺雨水,如果正需要雨水的时候赶上天旱,就会有减
- 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