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张家口政协
P. 186
报 海 钩 沉
长,报纸到订户手中许多新闻早已成了旧闻。此种局面一直延
续到第 135 期。为了提高报纸的时效性,1985 年县政府给赤城
县印刷厂拨了一大笔技改资金,让他们购置一套比较先进的设
备,抓紧做好县报回来印刷的准备。从 1986 年 2 月即第 136
期开始,《赤城县报》改由本县印刷厂印制。此后报纸的时效得
到保证,订户能及时看到了《赤城县报》。
县报的采编运作
县报编辑室,在报纸创办初期是县委宣传部的一个下属科
室。宣传部明确一名副部长分管,戴有录任编辑室副主任。1983
年 12 月,在县级机构改革中,戴有录被选拔到县委领导班子,
当了宣传部长。1984 年春季,县委将报社升格为直属事业单位,
任命宣传部副部长蒲游江为总编、刘兆祥为副总编。10 月底,
刘兆祥调张家口日报社驻赤城记者站工作。11 月初,县委领导
明确由我代替刘兆祥负责副总编工作。副总编主要负责处理报
纸的日常事务,参加县委和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统揽所有来
稿谋划组织版面。每期报纸的稿件由责任编辑修改好经总编审
阅后,送印刷厂付印。1985 年 8 月,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我参
加了为期三年的半脱产式的省委党校函授学院学习。代行了 9
个月的副总编职务到此结束。
县报的来稿主要是三个渠道,一是县直科局通讯员的来稿;
二是各乡镇通讯员的来稿;三是外地读者的来稿。每月能收到
300 篇左右的稿件,采用率在 30%以上。为了建立一支稳定的通
讯员队伍,报社对乡镇的骨干通讯员轮流进行培训。每次参加培
训人员 3 到 4 名,时间为一个月。培训期间,一是让他们协助编
稿,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让他们阅读有关文件,以
- 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