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我对《宣化农民报》工作情况的回忆
为了把《宣化农民报》办的通俗化,办出自己的特点,要
求报纸稿件、文章要短小精炼。语言文字通俗标准是让初通文
字的人能看得懂,不认识字的人能够听得懂。在编排、安排版
面方面形式多样,文图结合,配合有照片、漫画、插图、标题
醒目引人。报纸多用宋体、楷体和隶字体,并配合书写体和美
术字。稿件、文章注意采用真人真事活道理,讲政策话对比的
方法,使读者喜闻乐见,在报纸上还经常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适时揭露纠正干部在工作、生活、思想、作风方面存在
的错误倾向,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等行为。
报纸坚持从本县情况、党委要求、读者需要等实际出发,
不断总结提高,不断改革完善。两年多来,三次改刊。由创刊
时的周刊先后改为周二刊和周三刊。从创刊到 1958 年 11 月 2
日终刊,共出报 217 期,报纸印发数量由创刊时的大约 2000
份增加到 4000 多份。
承印报纸的是宣化印刷厂,即现在宣化装潢印刷总厂的前
身。厂址在宣化南大街宣化装潢印刷总厂院内。
《宣化农民报》总编辑先是李炎(县委副书记兼),后是张
志清(原在新华社河北记者组)、刘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编辑部负责人是张玉和,1958 年张离职外地学习,由我兼
管。
编辑部工作人员有李钧奎、杜有成、刘光荣、邢易、马定
国、李德枝、石润田等,当时编辑部实行编(辑)、采(访)、
通(联)合一,分工合作。在家编写稿件是编辑,外出采访为
记者。总务会计兼管生活的是李德枝。
编辑部按工作划分小组,设政教、农业、财贸、文化卫生、
工交等组。
- 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