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5 - 张家口政协
P. 425

宣化县民兵团援唐会战长河清淤追记





                                半夜的奋战,终于将决口堵住,使集体的财产得到了保护。他
                                们的行动,受到了地区指挥部和当地领导及群众的赞扬。
                                    在施工中,为了加快进度,大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大搞
                                技术革新、劳动竞赛。沙岭子民兵连首先想出一个既省工又省力
                                的办法,把木板铺在软泥上,用独轮车往岸上推泥。这种办法很
                                好,大大提高了工效。以后又做成了供独轮车行走的活动轨道。
                                轨道用木棍连接后做成,先把厚约 10 厘米的方子木截成 80 厘米
                                长左右,再用 8 号铅丝分别在方子木的两端穿孔连接,每块“轨
                                道”长约 10 余米。出泥时,先把一块“独轮车轨道”铺在河道
                                的淤泥上,然后把木制独轮车装满泥,一人前面拉,后面一人推,
                                二人合力把独轮车从“轨道”上运出去。这种方法在各连队中迅
                                速地推广开来,各公社纷纷把自制的“独轮车轨道”送到支唐工
                                地,以支持本社民兵连按期完成任务。这项技术革新,使各连队
                                大大缩短了施工期限。当时,沙岭子、小村儿、西望山、江家屯、
                                顾家营等民兵连的干劲最足,进度最快。
                                    樊本义回忆当时的劳动情况时这样说:早饭后就到工地干活;
                                中午往工地送饭,午饭后休息一会儿继续干活;下午四点钟在工
                                地再吃一顿饭,饭后一直干到晚上 11 点钟才回驻地吃晚饭休息。
                                到了晚上,治河工地上到处点起了火把。火把都是自制的,用麻
                                袋包上盐块,浸上柴油,绑在木棍上点燃,插在工地上。民兵们
                                在火把的照耀下,忍受着疲劳和嗑睡,热火朝天地劳动着。他在
                                支唐夜战一诗中写道:“火把映红海田闸,千军万马旗如画。举目
                                俯瞰长河景,疑是繁星发光华。”三个月中,天天做活,没有休息
                                日。民兵们由于干活儿累,晚上睡觉时紧尿了也醒不来,一觉睡
                                到天亮,所以大部分人都尿床。面对繁重的劳动考验,他以诗言
                                志:“哪管它汗流满面,哪管它海水寒凉。我们用铁的意志,钢


                                                          - 409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