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张家口政协
P. 152

沧  桑  看  云





                                冀日报增刊》、《晋察冀画报》等,这些报刊均由邮局代订和投送。
                                    五、新建邮路
                                    张家口解放后,晋察冀边区党政机关进驻张市。张家口很快
                                成为华北解放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张家口邮电也变成“中枢血
                                脉”,业务繁忙,迫使到解放区的各条邮路尽快恢复建立,并保
                                持畅通。当时张家口东至康庄,西至阳高此段平绥铁路可利用,
                                运输邮件。张家口本地各县邮路畅通外,还接通了以下几条邮路
                                主干线:
                                    1. 张家口至冀中、晋冀主干线邮路(张家口至下花园至西
                                合营至涞源至阜平,由阜平再达冀中和冀晋)。
                                    2. 冀晋线:张家口至阜平邮路(阳高至阜平)。
                                    3. 下沙线:张家口至沙河邮路(下花园至沙河)。
                                    4. 冀热线:张家口至热河承德邮路(怀来至承德)。
                                    5. 陕甘线:张家口至延安邮路(阳高经晋西北左云至延安)。
                                    1946 年 3 月以前除张家口到怀来、阳高外均为人背肩扛传
                                递。4 月以后,改为皮轮大车和驮骡运送,传递时间较前缩短。
                                    此时,全边区邮路达 12686 公里。
                                    六、党群组织
                                    我军接管后,邮、电两局分别建立,发展了党的组织。当时,
                                邮局设党支部,电信(包括电报局、电话局、)设党总支。党总
                                支下设了 3 个支部:工程队、修机厂、电话局。共有党员 45 名,
                                党总支书记赵仲三。1946 年 10 月,晋察冀边区党政机关战略转
                                移,邮、电两局党组织在撤离张家口时,由于时间仓促,事先思
                                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不足,随党撤走的新党员很少。
                                    张家口邮电早在 1925 年就建有工会组织。第一次解放后,
                                邮、电两局在党的领导下重建工会。并在张家口邮务工会倡议



                                                          - 136 -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