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张家口政协
P. 117

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鲜为人知的翔实史料





                                英、张家口市副市长马哲生及农民代表也都讲了话。剪彩、落成
                                典礼之后,每逢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我国人民传统的清明节,
                                我省、地、县级领导人以及各界群众都要前往拜谒、扫墓,以寄
                                托对阵亡将士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每次祭拜都要以新华社名义发
                                布电文(新闻稿),所献花圈绶带规范的悼语为“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起初规定所发新闻稿都要写明主祭
                                人姓名、职务及率众人数,后来为避免突出个人,改为笼统地署
                                “县党、政、军领导”。笔者就曾多次组织并参与这样的祭祀活动,
                                有几次本县祭祀活动的祭文曾由笔者所撰。
                                    这座纪念塔也是我国北方进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平
                                台、红色旅游的圣地。因此,国际伟人途经此地,都要亲临观瞻、
                                拜谒。中苏关系友好时期,每年都有苏联友人前来扫祭。
                                    1958 年 6 月全国文联参观团郭沫若、肖三、叶圣陶等著名作
                                家、画家、诗人曾来此晋谒题诗(略)留念;
                                    同年 10 月,聂荣臻元帅、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也到塔前晋
                                谒;
                                    1959 年 1 月,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丹·莫洛姆扎
                                木茨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向烈士墓敬献花圈,也题词留念。
                                    平时也陆续地有部队官兵、共青团组织、县境及周边邻县的
                                中、小学师生,集体前来接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有专程
                                和过往的行人前来参观、游览,缅怀、瞻仰先烈,接受教育。尤
                                其是到春、夏野花盛开的季节,敬献在烈士塔前的鲜花层层叠叠,
                                屡见不鲜,说明已成惯例,凸显出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1995 年抗日战争胜利 50 周年时,日本友好人士为撮取
                                日军侵华罪行材料、对国人进行教育,也派人来华搜集史料。


                                                          - 10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