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张家口政协
P. 88
烽 火 年 代
组建6 个地委、专署,30 多个县委、县政府和216 个区级领导班子的3500
多名干部。”在动员干部南下工作中,我曾经有过三次南下的机会,都没
去成;相反,却变成三次北上,最后落脚张家口,至今已有50 多年。
第一次南下是在1949 年3 月份,当时我在冀南建华公司济南办事处
工作,这个办事处是军区机关的生产单位。有一天济南市贸易公司业务
室主任刘利民同志到我所在的单位来串门,实际是南下辞行来了。因为
冀南建华公司收购的棉花大部分卖给济南市贸易公司,两家平时业务往
来较多,互相有些了解。他见我干活勤快,伺候首长周到,又有点文化,
就在跟领导聊天时顺便问了我一句:“我南下时小郭跟我走行不行?”我
说:“行”,并顺便问了一些有关南下干部的政策。只记得他说南下干部
家属按军属待遇。刘利民主任走后我也没把这当回事。又过了十多天,
我出去办事回到单位后,记得是宋宪章对我说,刚才刘利民主任派人来
叫你跟他南下,领导说我们也要南下,不让你去,把那人打发走了。我
也没说什么。就这样,第一次南下没去成。
第二次,是随单位旅南下。那时单位首长答应他们南下时带我走,
结果都没走成。我南下虽然没走成,但在本单位却产生了一定影响。主
任宋岱曾、副主任王金海找我谈话,进行鼓励,并说他们两人中只要有
一人南下,就带我走。首长告诉我,冀南区归华北局领导,济南市归华
东局领导,不是一个系统;今后再遇见类似事,先报告组织批准再办。
从此我知道了有个组织。领导看我是个小孩子,刚参加工作,也没批评
我,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开导我,我心里热乎乎的。到了晚上,会计郝金锁
(我是出纳,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睡觉)又和我谈话,鼓励我好好学习,
好好工作。后来得知,和我谈话的这三个人都是党员。那时党组织还没公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