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张家口政协
P. 199
忆故乡清水河
广大人民扬眉吐气,无不拍手称快。
1945 年冬,晋察冀边区财政处印刷局从平山、阜平县迁至当
时解放区最大城市张家口,利用接收日伪“蒙疆银行”比较先进
的印刷设备,印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钞票。厂址就选在清水
河西岸的长青路南段。1946 年 2 月,我和数十名贫苦青少年,被
录取在印刷局当印钞工人。先后参与印刷十多种纸币,其中不同
图案、不同面额的钞票中,就有以清水河铁桥为图景的壹仟元券、
形象而真实地记载了清水河铁桥在中国人民印钞事业中的显著贡
献,是当时全市十七万市民的无尚光荣。
清水河西岸的长青路,是我参加革命的福地。现在我已是河
南省新乡市的离休干部。弹指一挥,阔别故乡半个多世纪,身在
异地,情恋故乡,每一次回乡探亲访友,都能深切感受到家乡翻
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新
月异。清水河一改过去面貌,筑堤固岸,疏通河道,使之更加宽
畅美观。跨河桥梁由原来的少数几座,扩建为大境门桥、人民桥、
商务桥、通桥、二医院桥及纬一路桥等十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天堑变通途,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极为便捷。
忆往昔,日伪统治时期的河沿街破旧不堪,一片凄凉。群众
生活极其贫苦,衣不暖身,食不裹腹。拾煤核的、拣破烂的、摆
地摊的、以砖击胸跪地乞讨的、卖狗皮膏药、卖大力丸的等一切
悲凉的景象,现在都已成为历史,一去而不再复返。
看如今,美观的清水河护栏、安全的人行道、平坦宽直的双
向路面、精致的路灯、翠绿的花坛,勾勒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白日里草坪透绿,花坛簇拥,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到夜间,霓虹
灯、桥灯流光溢彩,姹紫嫣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把一
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清水河妆扮成塞外江南、人间天堂。
- 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