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张家口政协
P. 152
史 海 存 真
1945 年 8 月 23 日,张家口解放后,《晋察冀画报》社随晋察
冀边区的党政军文机关共同迁驻张家口市,成为全国和解放区第
一个设备齐全、编员最多的革命文化单位。《晋察冀画报》社在张
家口的旧址位于桥东区解放后街一条一号院,坐北朝南,是砖木
结构的四合院建筑,东西宽 30 米,南北长 40 米。迎街是幢二层
小楼,一楼正中门,东西各两间办公室,二楼共有 5 间办公室。
东、北、西 17 间平房为暗室、制版、排版、放样、校对等工作室。
画报社院西的几排平房,为印刷车间。整个建筑布局集采访、编
辑、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除定期出版画报外,还编辑出版
画集、丛刊等。
“晋察冀画报社的编辑方针,应该是把边区抗日军民的英勇
斗争光辉事迹反映出来,以鼓舞人民更勇敢地斗争。我们的画报
不仅要面对边区,而且要面对全国,面对世界。”由画报创刊号起,
刊登的重要革命历史珍贵照片有《收复蔚县》、《平型关大捷的胜
利品》、《八路军向塞外挺进》、《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将
军和日本小姑娘》、《白求恩抢救伤员》、《狼牙山五壮士》、《解放
张家口》、《周恩来、马歇尔、张治中三人小组在张家口》等,发
表的革命摄影作品计 200 余幅。
1946 年联合国在旧金山召开成立大会,画报社向大会专题报
道了边区首府张家口工业建设情况的照片。与此同时,画报社在
张家口编辑、出版了《晋察冀画报》丛刊和专刊《民主的察哈尔》、
《人民战争画册》、《摄影常识》和第一部《毛主席近影集》等。
1946年 3月 1日,军调执行部三人小组及随员由北平到张垣视察,
沙飞、石少华、徐肖冰、宋贝珩等画报社同志前往采访,拍摄了
《军调执行部三人小组在张家口》、《周恩来、叶剑英与贺龙、聂
荣臻等同志在张家口》等照片,这些新闻照片的采光、角度、画面
- 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