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张家口政协
P. 326
把这个时期反映张家口文艺舞台情况的宝贵资料整理出来,以
后又陆续写成专题回忆史料三篇,约两万余字。张家口日报社
总编室干部李沛泽同志,虽年过花甲,但撰稿热情很高。他参
加座谈会之后就订出了撰稿计划。一年来,他先后完成了《忆
口碱业之兴衰》、《伪奋斗日报社的情况》、《回忆抡才书院》、《伪
蒙疆政府》等稿件,共约四万余字,并主动为我们校对了四、
五辑文史资料底样约 12 万余字。通过多种座谈会,我们物色和
发展了一批文史作者,现在经常同我们联系、撰写稿件的作者
已选出百名之多,是活跃在各条战线的一支业余文史队伍。特
别是一些青年文史工作者,他们撰稿积极性很高。现任市文联
秘书长的刘涓迅同志,经过几年的多方调查,掌握了大量有关
抗日同盟军的几十万字的史料,其中大部分已编入省政协出版
的《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一书。张家口地区文联副主任赵维
元同志一贯重视对文史资料的搜集,几年来,先后积累下的社
会调查笔记达五十多本,并写成了六十余万字的《梨园世家》。
他写的《晋剧名优筱金婵》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市汽车配件
厂青年作者于文龙同志,积极撰写稿件,先后写成了《张家口
的蘑菇行》、《张家口市的万字会》等三篇资料。由于文史队伍
的不断扩大,使文史资料工作的开展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注:此文由原文史处副处长杨继先同志起草,并于 1985
年 3 月底在省政协文史委在保定市召开的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
上发言。此文原载《河北政协通讯》第 3 期(1985 年 4 月 20
日)首篇。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