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张家口政协
P. 246
川口,较日本兵舰先到一日”,“日兵后至,争门不得入而罢”。
事平后,荐保游击,并赏给勃勇巴图鲁勇号。
1884 年(光绪十年),法国人入侵台湾,攻陷基隆炮台,
邓世昌又率舰南下御侮。其时,适逢父亲病故,他虽接到丧报,
但以国家安危为重,未回家奔丧。5 年后,他才回到家中,哭
昏在地。他从军 27 年,仅回过三次家,最多一次仅住过 7 天。
1887 年(光绪十三年),邓世昌又被派赴英、德两国接带
订购的“致远”、“靖远”、“济远”、“来远”四舰回国。同行的
有叶祖圭、林永升、邱宝仁。“致远”舰为英国所造,2300 吨,
2600 马力,行速每小时 18 海里。船上设有活动炮台、火药舱、
炮弹藏处,装有口径 8 英寸,身重 12 吨大炮三尊,口径 6 寸,
身重 4 吨炮 2 尊,格林炮 17 尊,为巡海上等之舰。在归国途中,
他不依靠洋员,自己指挥和监视船行,并在一路上进行操演,
每天变幻阵形多次。“时或操火险,时或操水险,时或作备攻状,
时或作攻敌计”,使官兵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战斗技能。次年 4
月,安全抵达大沽。邓世昌回国后任“致远”舰管带,以副将
补用,加总兵衔。
1888 年(光绪十四年),李鸿章电檄邓世昌,随北洋提督
丁汝昌前往台湾协助平定吕家望番社乱事。胜利后,著以总兵
记名简放,加提督衔。是年 9 月,北洋舰队成军。1889 年,李
鸿章奏北洋海军新设中营副将,请以邓世昌借补,仍兼带“致
远”舰。1891 年(光绪十七年),李鸿章到威海检阅海军,以
邓世昌训练得力奏准赏噶尔萨巴图鲁勇号。
(二)在海战中之壮举
1894 年 7 月 25 日,日本为了侵略朝鲜半岛,不宣而战,
在朝鲜半岛牙山口外的丰鸟海面对中国自朝返航的“济远”、“广
乙”两舰突然袭击,正式挑起战争,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于 8 月 1 日对日宣战。9 月15 日,侵
朝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的中国驻军。清军将领左宝贵(回族)率部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