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6 - 张家口政协
P. 416
周树清是周永明的长女,她从小随父学点染,是村办剪纸
厂的点染骨干。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 71 幅。代表作有《鱼跳龙
门》、《单凤朝阳》等。其《鱼跳龙门》显示出她独特的点染功
力。在平静的海水中,一条鲜红色的鲤鱼奋然跃起,溅起了层
层浪花,鲤鱼躬身挺背,显然在用力拼搏。其鱼鳞浪花刀工精
细,点染设色明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周玉是周永明的次子,自幼随父攻克刀工,功底颇厚,经
他手改进和创作作品 78 幅。其《金沙滩》显示出他的刀工实力。
周树英是周永明的次女,她喜爱绘画,擅长点染,与妹妹
周树华合作,创作作品 77 幅。其《彩蝶图》是她的代表作。为
研究彩蝶的形态、设色,除潜心研究其父的蝴蝶作品外,更细
心观察彩蝶飞舞动态,年年收集彩蝶标本,甚至跑县治保站,
借阅彩蝶标本进行揣摩,终于刻制出了一幅幅各具形态的彩蝶
剪纸作品。看了她的作品,如同进了一个飘飘起舞的彩蝶世界,
撩拨的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女婿周志旺、三子周阔,都是村办剪纸厂的刀工骨干,且
各有所长,因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严要求刻苦学艺 为艺术不求虚名
周广兄弟姐妹,能成为蔚县剪纸艺人中的一代新秀,出生
在剪纸艺人之家,自不待说,更重要的是其父周永明,为把孩
子们培养成剪纸名艺人,花了不少心血。据周广兄弟姐妹的回
忆,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用故事启发诱导,引起孩子们对剪纸艺术的爱好。周永明
每刻制出一幅作品,都要摆在炕上,和家人共同欣赏。并给孩子们
讲述《画中戏》的故事。受戏剧故事的启发,孩子们都喜爱传统戏,
有时候他们也提出一些问题,让父母解答。如看到戏剧人物有黑脸、
红脸、花花脸不理解,就问父亲:“古代人长得就是那种脸吗?”
周永明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这叫脸谱,是中国传统戏特有的化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