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张家口政协
P. 68
受到了冯玉祥等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5 月 26 日,民众抗日同
盟军正式成立,方振武被任命为抗日同盟军北路军前敌总司令,
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六、七月间先后收复了察东四县,特别
是塞外重镇多伦的攻克,给日军以重创,从而鼓舞了广大军民
的抗日士气,但由于蒋、汪投降派的重兵包围,察省财政的极
端危机,加上共产党内王明左倾路线在北方的干扰,8 月 14 日,
冯玉祥被迫下野,当时同盟军中一片混乱,胆小的纷纷离去,
投机者倒戈叛变,多数人接受了宋哲元的改编,而方振武、吉
鸿昌等爱国志士却坚决表示“不撤盟、不倒旗,誓死抗日到底”!
8 月 16 日,方向全国通电,出任抗日同盟军代总司令,继续领
导抗日。为摆脱蒋军的围剿,方决定率其抗日救国军向察、热
边区挺进,8 月 27 日到达独石口。
独石口位居察热要冲,明宣德五年(1430 年)设开平卫,
清为口北三厅之一,素有“北路咽喉”、“绝塞雄关”之称,方
老总就以这一天险之口为依托,宣传抗日,领导军民向已陷入
敌手的热西出击,于 8 月底收复了丰宁等县,欢庆胜利之余,
方老总为表达“正义所正、不辞汤火,光荣之死、甘于鼎饴”
的决心,在 9 月 1 日那天,挥笔写下了“驱寇安边”,并镌刻于
碑,立在城南,成为激励抗日将士英勇杀敌的动员令。
9 月 9 日,吉鸿昌将军率部来到独石口与方司令会师。二
人促膝交谈,寻谋抗日良策直到深夜,次日,又并肩赶到离独
石口 60 里的云州村与汤玉麟、刘桂堂晤谈,共商联合抗日讨蒋
之举,这就是著名的“四巨头会议”。会上决定将抗日同盟军改
为“抗日讨贼联军”,推方振武为总司令,汤玉麟为副司令,刘
桂堂任右路总指挥,吉鸿昌任左路总指挥,为了进一步发动群
众,壮大队伍,在独石城南召开了万人抗日誓师大会,会场前,
“抗日讨贼联军”旗帜迎风飘扬,驱寇安边碑鼓舞人心,将士
们都戴上了臂章,左臂是“抗日”,右臂是“反蒋”,标语满街,
口号震天,抗战声势十分浩大。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