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张家口政协
P. 251

行杀光、烧光、抢光之“三光”政策。“强化治安”、“集家并村”,
                                制造无人区。在庞家堡日寇屡次制造血案,屠杀我矿工两万七
                                千余人。平北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为坚持抗战,争取胜
                                利,付出重大牺牲。仅龙关、赤城两县,每六个人即有一个人
                                为国捐躯。优秀指挥员、十团团长白乙化光荣殉国,中共昌延
                                县委书记徐智甫、丰滦密县长沈爽身陷重围、壮烈牺牲,连长
                                谢瑞沙场浴血。当代佘太君邓玉芬毁家抒难,献出丈夫、爱子
                                七人。民兵英雄何金海大摆地蕾阵、威破敌胆。凡此气壮山河
                                之英雄业绩,不胜枚举。抚今追昔,慷慨悲歌,无愧于中华民
                                族之魂。
                                      驱走严寒冬雪,迎来春暖花开。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平
                                北军民奉命攻克张家口、宣化、新保安塞上重镇,配合苏蒙联
                                军光复张北、多伦、察哈尔盟等沦陷国土。切断平绥铁路,为
                                解放华北、进军东北作出贡献。
                                      际此建国四十周年,原平北各县政府及原领导诸老共议,
                                于海陀山下龙庆峡前树立抗日烈士之碑,以缅怀先烈,激励来者。
                                      海陀山精神永存,潮白河万古长流。”
                                      碑文右侧是高浮雕步枪和断尖的刺刀。体现了抗日军民、
                                先烈们曾以刺刀和热血捍卫了平北的主题。那断尖的刺刀和埋
                                入地下的枪托象征着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残酷,也表现了平北
                                军民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民族精神。纪念碑东侧利用自然地
                                形的缓坡砌出八层花岗岩石阶,寓意为八年抗战。整个建筑的
                                设计采取互相错位,变化有序的手法,既庄严肃穆、又富有时
                                代风格。
                                      在海陀山南麓建成烈士纪念碑的同年,中共张家口地委、
                                行署和中共赤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海陀山北麓的大海陀村东的
                                摩崖上凿雕革命纪念碑。摩崖高 9.5 米,宽 14.5 米,上方镌刻聂
                                荣臻元帅的亲笔题词:“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中央镌刻原平
                                北地委书记段苏权亲笔题写的“大海陀”三个字,每字间方一米,
                                笔力雄健。摩崖凌空,气势磅礴,十分壮观。在纪念石的右下方
                                镶嵌一块大理石碑,碑高 110 厘米,宽 70 厘米。碑文如下:


                                                                                      213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