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张家口政协
P. 187
必争之地。所以,引起了敌人的高度注意,日伪军以龙关县城
为中心,在周围的三岔口、剪子岭、炮梁、镇宁堡、太子城设
了五个据点,对我一区根据地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圈。为了开辟
该区,平北地委和龙崇赤联合县委在一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先后有郭若水、石山、弓一山、杨克南、陈佃月等 20 多名主要
区干部被叛徒出卖、残遭杀害,但一区军民并没有被日寇的“三
光”政策所吓倒,在白色恐怖之中、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的区干部前仆后继,在群众的掩护下,与敌周旋、坚持斗
争,不断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多次重建抗日政权,在区委和区
公署(即区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建立地下党支部 9 个,发展
党员上百名、一面政权和两面政权的村公所近 20 个,抗联会、
农、青、妇救国会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从此,抗日烽火越烧
越旺,成为龙崇赤联合县的第一个先进区。
据当年在该区工作、战斗过的老干部讲,由于当时斗争环
境十分残酷,我区公署不能公开,新开辟的区,初期一般无公
章,只有根据地比较巩固,管辖范围较大,干部配备齐全,抗
日力量较强的区方可启用。公章多由区长保管,筹抗日捐、派
救国粮时暂交粮秣代理。因战斗频繁,危险性大,公章和文件
一般不随身携带,也不轻易使用,多坚壁在山里或可靠的群众
家中,以防落入敌手。此印能够保存至今,很可能与戴印的堡
垒户有关。据《赤城县党史大事记》载:龙祟赤联合县建于 1941
年 3 月,1944 年 10 月上级决定该县改为赤(城)源(沽源)
县,伺时把龙崇赤的第一区划归龙关县。这说明“第一区公署
印”启用时间约为三年(1941—1944)。该印的发现对研究海陀
山区的革命斗争史和我党抗日政权的印章制度以及开展革命传
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