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张家口政协
P. 155
针锋相对的斗争,想方设法战胜经济困难。当时,平北中心区
人口不足二万人,边缘区对敌我两方负担 24 万人,按三折一计
算约合 8 万人,总计根据地人口 10 万人。当时我主力部队 2100
余人,地方武装 460 人,加上机关和地方行政工作人员,脱产
人数在 4300 人左右,供求矛盾相当突出。1941 年秋万大“扫
荡”以后,我平北山地“无人区”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伪满敌人关闭了长城内外贸易往来的一切通道,严禁伪满
币和伪华北币的相互流通,并在伪满境内实行“经济配给制度”,
取缔一切民间贸易。伪华北敌人则用壕沟碉堡把山地“无人区”
与平原隔离起来,在平原实行严格地粮食控制政策和生活品配
给制度,对军用的医药品、电池、皮革、布、棉花等绝对禁止
买卖,以后又把煤油、火柴、盐、大米白面也列为军需品控制
起来。为防止物资流入“无人区”,敌人宣布山地与平原间一切
买卖贩运均为“非法”。密云伪警察局还专门印制了“输出入物
资搬运证”,建立特别经济检查班,规定凡出入城镇物资均需事
先申请,经伪县长或警察局长批准,无证搬运者以“通匪”论
罪。
平原地区是我主要的粮食和物资来源,敌人的封锁使我在
“无人区”坚持斗争的军民遭受到极大困难。我军政人员粮食
定量下降到每天七两五,也不能保证,有时只能以野菜充饥。
群众生活更苦,除我政府发放少量救济粮外,几乎全靠野菜生
活。由于长时间吃不到粮和盐,人们虚弱无力,遍身浮肿,还
时有人饿死。由于没有棉布和棉花,我丰滦密“无人区”军民
冬天只能穿着破烂的单衣。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平北“无人区”军民坚决执
行领导机关关于“动员、收集、积蓄所有财政资源,把一切财力
用来坚持长期战争”的方针,进行精兵简政,同时部队积极转移
外线深入敌占区活动,并下大力量“掘堤放水”。掘堤,就是冲
破封锁线,放水就是把山外的军需民用物资尽量吸收到“无人区”
来。对军需民用物资采取早下手、多渠道征集购买的办法。1942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