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张家口政协
P. 172
剂消瘟败毒饮加犀角重用生石膏之类,争取早期治疗,投一二剂
效果显著,皮肤炭疽经梅花点舌丹,以三棱针刺破疮头放该药固
之,上二三次即愈,效果很好。当时父亲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
德很受地区有关领导的赞赏,即于同年调父亲到张家口专署门诊
部工作。
四、精心培养中医人才
解放后,父亲积极投身于一些社会服务工作。1949 年在本
县医联会任主任期间,他用会费购置了大批中医书籍并亲自讲授
中医基础理论,为广大医务人员迅速提高医疗水平提供了较好的
学习条件。后医联会虽改名为“卫协会”,但学习一直没有间断,
这期间曾为涿鹿县培养出数十名中医人才。调张市后,于 1959
—1960 年在保定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时,还担任了学院儿科教
研组的课程。1958—1963 年市卫生局举办中医业余学习班和徒
弟班,父亲在班上担任了《金匮要略》和《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并兼医专 9—10 班中医概论课。1960—1961 年底市卫生局在东
山坡开办了一所中医学校,学生四十余名,父亲毅然前往,到校
任教。虽然时间短暂,但也培养出不少中医人才。
五、严于律己,宽厚待人
父亲不但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1936 年,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我国领土,人民过着悲苦的生活,到
处逃荒、要饭,十分凄惨。一天早晨,父亲刚出村口,遇见两个
外乡人,他们是父子俩,父亲四十岁左右,儿子仅有八九岁,正
在抱头痛哭。父亲见状,前去询问,得知他们是怀来县人,逃难
到此,想投奔亲戚,可巧这家亲戚杳无音讯,他们到了山穷水尽
的境地,别无办法,想一死了之。父亲闻情后劝说了他们,并把
他们接到家中,可当时,我们家境也十分艰难,但父亲还是把仅
有的衣服给他们换上,做了饭菜给他们吃,腾出一间房子让他们
往下,就这样他们父子俩在我家平安地住了数月,后来,情况稍
- 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