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张家口政协
P. 338

平定堡博爱小学



                                                      王  贵  杨孝宗


                                    位于蒙古高原南缘的平定堡镇,由于地势高峻,经济文化
                                不发达,城镇建设落后,过去民商用房没有楼房,就是旧社会
                                的县衙也是在平房里办公。而就在这座小镇里的东围子北街却
                                有两处灰砖铁瓦的“罗马”式楼堂,鹤立鸡群般地座落在其周
                                围的低矮建筑群中。看去墙高壁耸、门窍窗深,煞是森严。这
                                两座建筑物中,西边的那座是天主教教堂,东边的便是我县最
                                早的一所小的校,现在的平定堡镇第一完小的前身——当时号
                                称“洋学堂”的平定堡“博爱小学”。
                                    平定堡博爱小学是随着天主教从外地传入由教会兴办起来
                                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建时间,现在难以找到可靠的文字
                                记载。但根据一些知情人的回忆来推断,应该是清光绪三十几
                                年,即本世纪初,很可能是始建于 1907 年。
                                    光绪年间,平定堡还未形成集镇,人口也少得可怜。当时
                                这里多为荒滩草坡,居住的主要是蒙古族牧民,土地大多数掌
                                握在蒙古族王爷手里。他们放地给汉族较富裕的户雇人耕种或
                                转租于他人。当时的天主教会就利用放地这一手段来发展教徒。
                                那个时候,平定堡及其以南一带地方的土地属平头梁的蒙古族达
                                不素王所有。教会从达不素王手里买上地再放给无地或少地的农
                                民耕种,要求种地者必须奉教。只要奉教,就可以得到优惠条件。
                                其优惠条件是:始种前三年减免地租,三年以后再按二八分成交
                                租。对于一些无耕畜、农具的贫困户,教会还支持他们购买牲畜

                                                                                    - 314 -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