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张家口政协
P. 326

7、“伏三”,县城西部,出殡第三天孝子全要上坟祭奠,称
                                “伏三”。东部埋葬的当日下午,孝子一、二人用茶壶一把,盛
                                满浆水和小米,到坟上绕坟三周,浆水拌汤边走边倒。观察坟
                                墓有无发掘。如此三日。每日增加孝子若干,只能增,不能减。
                                意死者的子孙昌盛,家族兴旺发达。
                                    上述仪式,均极繁琐陈旧,迷信色彩严重,而且多为富有
                                之家才举行。一般人家,虽亦举行,但极为简陋,贫苦人家,
                                能有薄材埋葬就很幸运了,根本谈不到僧、道、鼓手等大祭祀。
                                    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由上葬改为火葬,由封建迷信的、
                                繁琐的、铺张浪费的旧丧葬仪式,改为送花圈、臂黑纱、开追
                                悼会的形式,同样起到向死者寄托哀思的作用,既经济卫生、
                                简便易行,又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总而言之,实行火葬,为
                                丧葬事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欢迎。
                                               (阳原县政协供稿)



                                                  古  尔  邦  节



                                    诸称宰牲节、忠孝节。伊斯兰教节日。定于伊斯兰教历十
                                二月十日,是伊斯兰教朝觐仪式之一。相传安拉启示易卜拉欣
                                宰子献祭,当易卜拉欣遵命执行时,安拉又命以羊代替。古阿
                                拉伯人依此传说每年宰牲献祭,以纪念易卜拉欣父子为主牺牲
                                的精神。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是日为宰牲节。在我国,
                                成为各少数民族穆斯林共同的民族节日,每逢此日沐浴盛装,
                                举行会礼,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文史辑)

                                                                                    - 302 -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