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张家口政协
P. 297

张 北  庙  会 的 演  变



                                                         牛金元整理


                                    张北的庙会起源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根据张北寺庙建
                                筑情况看,最晚在元代已有庙会。据《张北县志》记载:民国
                                十五年(公元 1926 年初)庙会最为兴盛,全县有庙会的地方达
                                61 处。境内有关帝庙 27 处,泰山庙 5 处,龙王庙 24 处,水母
                                庙、古佛庙、山神庙、九神庙、兴隆庙、草城隍庙各一处,尚
                                有规模宏大的万佛寺。以上各庙宇均系汉人修建供奉。各庙有
                                僧道主持者,也有俗人为主持者;有庙产者,有无庙产者;有
                                庙产的以庙产维持主持生活,无庙产的赖布施维持生活。庙会
                                均由各村社首组织,社首由各村大户轮流推选。此外,还有蒙
                                古族修建供奉的海流图庙、波罗察庙、达拉齐庙、陀罗庙、阿
                                赖庙、地颜庆庙、波罗素庙。以上各庙宇大都分布在有集市和
                                较大的村镇。
                                    庙会会期均在阴历四、五、六、七月四个月内。四月二十
                                八日为奶奶庙会,以酬“送子奶奶”为主;六月二十四日为骡
                                马大会,以酬“马王爷”为主。其余酬神小会,有的在正月十
                                五日灯节社,但多数在六月间,谓之“青苗会”或唱“谢雨戏”,
                                秋后尚有“谢茬会”。蒙古族各庙每年阴历六月十五举行跳鬼、
                                摔跤等娱乐活动。
                                    民国十五年后,天灾人祸纷至沓来,庙会活动均行停止。
                                到 1934 年仅有县城一处。解放后,各种酬神庙会均被取消,六
                                月二十四日的骡马大会演变为“牲畜物资交流会”和“赛马会”。

                                                                                    - 273 -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