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张家口政协
P. 158
天主教堂的初建和复建
1689 年,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在宣化城内建立了第一处相
当规模的大教堂。1723 年(雍正元年)皇上下令查禁天主教,
宣化天主教堂被没收,改为官所。乾隆初年,法国耶稣会士又以
郑姓教徒的名义,在宣化南关购置了一座小院,建成小教堂。1860
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避
难于热河,签订了天津续约以后,法国味增爵会士卫儒梅,借法
国的势力和官府的压力,在宣化城内强硬购置了原清朝政府一名
高级官员的旧宅第,号称“郭五宅”,位于宣化城中部,于 1862
年(同治三年)梁儒望(法国人)来宣化后正式成交,为修建天
主教大堂准备了基地。1868 年(同治七年),宣化作为总堂后,
樊国粱(法国人)任总堂神甫时,于 1869 年发动全城教徒捐款,
在“郭五宅”处,开始修建宣化天主教堂。1872 年艾儒略接任
宣化总堂神甫后,完成了这座教堂的修建工程。1874 年,德明
远第二次任宣化总堂神甫时,于 1879 年 10 月 8 日,在宣化城建
立了若瑟修女院(有三名修女)。于 1877 年(光绪三年)建筑了
苏家房子、黄土岗子、石家房子和沙地房子四个村的小教堂。1877
年都士良任宣化总堂神甫,于 1879 年扩建了宣化天主教堂。在教
堂主干上扩了建一个垂直的偏翼,俗称“人字堂”,主干部分容纳
男教徒,偏翼部分容纳女教徒。同年在南屯建起了圣名玫瑰堂的
天主堂。1881 年(光绪七年)文德会(荷兰人)任宣化总堂神甫
时,于 1882 年建筑了杨家沟、南屯和双树子教堂。1883 年,法
国苦修会会长和四名苦修士在杨家沟山下建起一处苦修会院,因
有大石不能移动,后用炸药轰平,因此改名为杨家坪苦修会。1894
年武致中(荷兰人)任宣化总堂神甫后,于 1896 年建立了纸房口
本堂和西小庄子本堂。1900 年7 月 5 日,宣化教堂被义和团焚毁。
7 月16 日,焚毁南屯教堂,8 月13 日,焚毁纸房口教堂。八国联军攻
-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