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张家口政协
P. 136

停办。事后方济格修女康员修(奥地利人),在旧有基础上又开
                                设了一个诊疗所。此外另有西湾子婴儿院一处,培华女子高小
                                一处,解放后教会所办的培华小学和诊疗所,一并由政府接管。
                                1951 年时该院有修女 11 名,其中有外国的 3 名,由波兰修女
                                金淑德任院长,这些修女的分布是:1954 年回国的外国修女 3
                                名(金淑德、南星耀、白玉清),随小学、卫生所被政府接管留
                                用 2 名(王士良、张桂兰,均在医院服务);有 5 名在本院兼营
                                缝纫、拆洗等副业(刘文贞、刘培玉、刘志贞,滕贞德、张菊
                                珍)。
                                    ④、耶稣圣心婢女会总会(院)。该会初建于 1914 年,由
                                崇礼县高家营村贞女何淑玉发起。何是第一个发愿的修女,何
                                并将其全部财产献于本会,何淑玉为会祖,故将总会设于高家
                                营村。该会原定名为“耶稣圣心圣体会”,何淑玉自任会长,由
                                一比籍盖司铎作指导。1933 年石德懋任主教后,将“耶稣圣心
                                圣体会”,改为“耶稣圣心婢女会”,正式成为西湾子教区性的
                                一个会派。同时由石德懋亲自监收了一批(14 名)女人入会,
                                当即成立了总院,由何淑玉任院长。1937 年因“七七事变”,
                                总院由高家营移到西湾子,在高家营仍留一分院由何淑玉负责,
                                1938 年时为本院培养入院修女成立了初学院,由赵玉贞任院
                                长,由比籍司铎田开智负责指导。凡入婢女会的必须先入初学
                                院学习一年。每年暑假期间招收新的学员入学,附属婢女会管
                                理。
                                    随着总院的迁移,人员不敷支配,主教石德懋由外国聘请 4
                                名奥斯定会的修女(欧州人)与婢女会共同管理总院,当时总会
                                已有修女会员 40 余名,由孙多里斯(中籍)任院长。1943 年因
                                外国神甫、修女被日本拘留,由修女吴佩贞(中籍)代理院长,
                                由代理主教靳江兼任神师。1945 年为应付环境将初学院临时解散。
                                1947 年随主教府迁移张家口长胜街15 号,初学院仍在高家营设立。
                                西湾子留一分院由吕淑珍兼院长。奥斯定会也随总院全部调回张

                                                                                    - 113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