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张家口政协
P. 264
国民党军,已是江河日下,面临崩溃的边缘。处于进退维谷的华北
剿总傅作义,更是再衰三竭,束手无策。他们妄图以所谓“缩回拳
头”,放弃保定、唐山、张家口等地,收缩兵力于平津及绥远老巢,
以平津为据点,进行海空作战的方案,挽其败局。他们在 1948 年
秋,集华北主要将领于北平,讨论了这一方案,继而又召集冀、察、
绥重点地区的专员、县长于平郊的戡乱干部训练团,研讨所谓“游
剿控制面”的实施问题,籍以在华北作垂死挣扎,苦撑待变。
傅作义的如意算盘并不是好打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
1948 年秋冬之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于辽西、沈阳、长春地区,胜
利歼灭了优势装备的范汉杰、廖耀湘等兵团 47 万之众,解放了全
东北之后,在毛主席《平津战役作战方针》指导下,东北野战
军又神速挥师入关,横越长城,分路从冷口、喜峰口隐蔽地进
入北平以东石门地区休整,待机进军平郊。华北野战军三兵团
亦于 1948 年 11 月间,自绥远回师张家口以东地区,12 月中旬,
华北三兵团主力对张家口已作包围之势。宁远堡等军事要点,均在
解放军掌握之中。在“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安排下,使傅
作义徘徊于:是西窜绥远?下海南逃?还是留在华北?事实是,他
就范了党中央的安排,只好使其自北平至张家口拉长了“一字长蛇
阵”,便利了解放军分别肢解,各个击破,最后达其全歼的目的。
看!战争进行不足半个月,傅部十六军近 7000 人于 12 月 10 日被
歼于康庄炮尔山一带;傅之嫡系一〇四军安春山部(欠二五八师)
于 12 月 11 日覆没于横岭关一带,军长安春山只身逃脱;傅之王牌
军三十五军(欠十七师)困守于新保安,顽抗 17 天,终于在 12 月
22 日全部被歼,军长郭景云自杀,副军长王雷震、参谋长田士吉、
师长冯梓、温汉民等全部被俘。孤军无援,困守于张家口之十一兵
团孙兰峰部一〇五军(军长袁庆荣)已处于坐以待毙之势,傅作义
自北平急电张家口守将孙兰峰、袁庆荣突围,经察北、绥东向董
- 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