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张家口政协
P. 182
恩情,把面推细,把干粮蒸好,让解放军吃得饱饱的,多打胜
仗。”
在修桥铺路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涞水
县八区永乐、邸家场两个村当中相隔一条拒马河,平常过河使用
一只小船摆渡来往行人。平津战役开始后,我军某医院在河的北
面建了一座临时医院,这样,急需在拒马河上架一座桥,才能缩
短运送伤员的时间,减轻伤员的痛苦。12 月 17 日夜 12 点,上级
通知建桥,任务要在 18 日完成。区里接受任务以后,即刻进行了
研究,区大队长崔福祥深夜到河两边村庄去组织落实,18 日天刚
亮,196 名民工,15 名技术人员带 18 辆大车和各种建桥物资向搭
桥地涌来。他们紧张地忙了一天,当晚 9 时已将桥的主体建成。
只剩打桩、搭木、垫土等。这时又接到通知:大车载运伤员已从
前线某地动身,必须在夜间 12 点完成搭桥任务。区里领导向建桥
民工传达了上级指示以后,邸家场村中队长王瑞脱下衣服带头跳
到河里,接着又有好几名棒小伙跳到河里,他们在三尺多深的冰
水里一鼓作气把木桩砸好。大家一个信念,不让一个伤员在河岸
边停留。经过连夜奋战,到夜里十二点,终于修成了一座长八丈、
宽一丈六尺的大桥。
在解放新保安、张家口等战役中,解放军有些战士受了伤为
了将伤病员及时转移到后方医院治疗,各县都组织了担架队伍。
当时,天气严寒,地冻三尺,为了照顾伤员,许多民工都脱下自
己身上的皮袄,宁可自己受冻,也要给伤员盖上。没有房子住,
民工们就睡在地上。他们还互相挑战。争先立功。当时,虽然正
下大雪,路不好走,但他们走起路来却疾步如飞。赤城县一区担
架营的任务是将我军伤员从安营堡运送到十多里外的麻峪口,每
副担架都来回往返五六次。这个担架营18天共转运伤员120多名,
胜利完成任务,得到野战军赞扬。有一位韩大娘,她听说伤病员
要住在她家时,又腾房、又烧炕、浇水。伤病员住下以后,她每
-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