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张家口政协
P. 181
程。
(二)昌镇边墙修筑的基本情况
鉴于北京正北、东北、西北三面近塞,蒙古诸部和女贞政权
屡屡犯边的实际情况,明朝首先设立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
宁夏、甘肃、蓟州(驻地三屯营,现在河北迁西西北)太原、固
原这九个重镇,设置年代大体是从洪武到嘉靖年间逐步完备的。
由于蒙古南下进攻的重点是宣府、大同、蓟州三镇,所以蓟
镇成为九镇中的要镇,屏蕃京师的重地,正如《武备志》所述:
“蓟镇为京师之左辅,国初宣、辽联络鼎峙三关”。为此,明朝
对蓟镇防御机构和要员,一向是谨慎从事,委以重臣。而蓟镇及
属下的昌镇、真保镇就形成了所谓的内三关。
昌镇属蓟镇辖,是内三关的一个重镇,昌镇设“总兵(驻昌
平)”。昌镇城墙是内三关城墙的一部分,它东接蓟镇边墙西首慕
田峪,西低镇边城并接紫荆关真保镇界,全长 460 华里,据
《武备志》记载,共计有“城堡 28,空心敌台 250、守边墩台
169,”另据《畿辅通志》记载:昌镇“内三关共有关隘 79”,
《方舆纪要》中也有昌镇中“居庸关有墩寨 73、城 2、堡 3,马
步军 13762 员”的记载。由此可见,昌镇的防御体系和设施在当
时是相当可观的。
(三)我县长城修建和基本情况
进入我县境内的长城,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巍峨,居势之
险要,工艺之精良是少见的,而结构之新颖,更是不可多得的。
虽经六百多年的自然塌落和人为损坏,但还是以雄伟的身姿屹立
在祖国的北疆。
1.长城走向、长度、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
长城自延庆县石峡村进入我县从陈家堡村东山起,穿越董庄
‐ 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