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张家口政协
P. 10

张家 口 名称的由来


                                                         马建章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地名,都是根据其特定的
                               自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交际的需要而形成的。探寻张家口名
                               称的由来,也必须认真考虑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
                                    据《畿辅通志》记载:“东高山……西高山……相去数十步,
                               对峙如门,张家口之名以此。”由此可知,张家口的“口”最初
                               是指东、西高山(今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元朝时,出现了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统一,这一带及坝上蒙古高原都属于元帝国
                               的版图,因此,这个山口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到了明朝,情况就不同了。明统治者虽然几次北征,却无
                               力征服蒙古,蒙古贵族反而常常向隙南侵,对明朝形成严重威胁,
                               这一带遂成为抵御蒙古入侵的边防重地,于是这个山口便具有
                               了重要的军事价值。开始时,这里被称做“隘口”,并设有“隘
                               口关”。以上是对“张家口”名称中的通称部分,即自然实体名
                               称“口”的分析。那么,其专称部分,即社会人文名称一“张家”
                               二字,又是如何同“口”字结合在一起的呢?这与洪武年间的移
                               民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所见史志中,对于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
                               口,明初只称“隘口”或“隘口关”,直到明宣德四年(1429 年),
                               方有关于,“张家口”的文字记载。从明初到宣德四年这六十
                               年中,能够使地名发生变化的因素莫过于洪武移民。据《宣
                               府镇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这一带因“民户不
                               足,调山西诸处余丁充之”。其中有张姓人家迁来在隘口附近定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