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3 - 张家口政协
P. 343
都有政策和策略问题,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有整套的政策。对政
策一知半解,不注意发挥党的政策指导作用,势必使群众运动失
去正确领导,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领导,有时把两者
对立起来,好象一讲政策就限制了群众运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崇
拜和宣扬群众的自发性,削弱了党的政策的指导性,从群众一时
一地的利益出发,损害了群众的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这种现象,
不纯粹是个别地方的问题,发表在报纸上的一些报道也有所表
现,不加纠正,危害极大。《导报》发觉一些报道带有倾向性的
错误,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就向读者作出公开的自我批评。1948
年 5 月 22 日,在《导报》创刊一周年之际,《导报》发表了《关
于编辑工作初步检查》一文,检查了在对土地改革运动报道上宣
传和提倡了一些错误的东西。对于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了。对
发表了错误的报道,不掩饰,不夸大,也不缩小,作出实事求是
的自我批评,提起了各地领导的注意,提高了自己,也提高了读
者,对实际运动起了影响深刻的指导作用。“联系群众,面向读
者,检讨缺点,改进报纸”,这是《导报》自创刊以来实行的一
个重要方针。1947 年 8 月 26 日,《导报》发表了《检讨缺点,
改进报纸——本报创刊百期纪念》的文章,其中对报纸缺乏鲜明
的群众观点作了检讨,就是报纸对群众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缺乏系
统的分析、研究,对群众的一些重要创造报道不够,而对个别干
部脱离群众的错误作法则缺乏严格的批评。之后,《导报》在组
织报道上经常地注意到反映群众的斗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
况,发表过不少表扬有典型意义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经验的稿
件。在报道的内容和文风上,也逐渐地增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东
西,语言也较为通俗易懂了。有的编辑同志,试写过不少的让群
众能够读得懂和听得上劲的政策、时事的通俗宣传稿。《导报》
对于读者来信和作者的来稿都是重视的,很注意与读者和作者进
行思想交流,属于对报纸的批评意见回信表示欢迎,对提出
- 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