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张家口政协
P. 321
逝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悲痛。
在编辑、记者的组成中,还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他
们文化水平较高(有几个是大学肄业或已经大学毕业),知识基
础扎实,上进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经过短时期的磨炼,就成
了得力的编辑、记者。他们中有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或女子大
学,如徐攻、林冬、高岳森、张龙题和王培之(女)同志;有的
毕业于华北联大新闻系,如白沉、伊晓、宁波、姬发(女)同
志,他们原先都是来自张家口、北平、天津的青年知识分子;
还有的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经过冀热察区党委城工部的介绍,
从北平、上海和其它大中城市到解放区参加革命的大专生,如苏
华、袁木、夏起康、徐恒等同志。此外,胡振常等同志,是从地
方调来的。还有方克同志,年龄较大,是从敌伪占领区投奔解放
区参加革命的。在这里,只简略地谈谈对我印象最深的几位同志。
白沉同志,张家口市中师毕业,在《新张家口报》社和察东《前
线报》社当编辑,在《导报》编写时事新闻稿件。他对工作极端
负责,从不拒绝做难事和小事,每天除了编写新华总社发来的电
讯稿外,还负责画报纸的版样,精细地安排新闻条位,确定字体
和计算字数、转栏转版。1947 年冬和 1948 年春,天气特别寒冷,
他经常往返与电台取电讯稿,穿着一件无法缝补的破绵羊皮袄,
简直是“鹑衣百结”,不能正穿就翻穿,象个“白毛翁”,人们笑
他,他也不在意。日夜辛苦地工作,从来没有听见他流露过什么
怨言。他编出的电讯稿言简意赅,并开始试写通俗的时事宣传稿。
他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成熟较快,是《导报》社培
养出来的年轻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
人,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为了活跃报社生活,他有时独奏悦耳的
口琴曲,以他独有的男高音的宏亮嗓子放声高歌。苏华同志,中
共北平地下党员,经冀热察区党委城工部介绍进入解放区,到
《导报》社当编辑。他具有大学文化水平,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 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