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招商引资导向
更加注重落地企业发展壮大
民革市委 侯静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质量与数量并重”的目标体系。聚焦招商引资质量导向,引入就业带动、税收贡献、研发投入、碳减排等核心指标。明确每个县区主导产业定位,聚焦1-2条核心产业链,对符合产业定位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二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通过政策对接、定向考察、展会参展等举措助力企业转型,推动产业发展。升级“企业码上诉”系统,将审批效率、政策兑现等满意度数据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实行问题台账销号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安商”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惠企资金专项督查,严查政策执行偏差。推广跨部门“上门预审”服务,建立市县(区)联席会督办机制,实现企业诉求“收集—落实—反馈”闭环。
提升全链条营商服务能力
推动现代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民盟市委 张志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推动现代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但也存在着协同合力发挥不充分、产业聚集效能释放不彻底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引导产业链供需适配,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规划打造“宣化一万全一怀安”装备制造走廊,通过“行业集中采购+统一物流”降低成本。研究制定《张家口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替代目录》,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我市优势产业集群配套零部件企业。
二是加快产业链数智赋能,形成产业协同合力。完善“张家口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上云进度。丰富“共享工厂”应用场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改造进程。组建制造业“共享研究院”,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引才用人方案,共享智慧资源。
三是落实产业链保障政策,推动要素共享互利。探索“人才飞地”机制,在京津建立“制造业人才共享池”,实现技术人员跨地区、跨企业使用。在职教院校开办本地特色产业集群急需专业。针对“机床电铆焊”等技术人才,加强外出务工人才回流引导。
拓展“幸福张家口”A P P服务功能
打造更优政务和生活服务环境
民建市委 刘晓敏
“幸福张家口”A P P作为张家口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已在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对企业和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仍需进行完善。为此建议:
一是拓展服务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完善教育服务功能,整合教育资源。接入更多医院的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等功能,优化医疗服务。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社区活动预约等功能。
二是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使用便捷性。简化、优化A P P的界面设计,减少操作步骤。进一步优化“长者模式”,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设计,并增加语音辅助功能。加快A P P响应速度,引入A I智能客服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
三是打破数据壁垒,强化数据共享协同。推动数据全面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程网办,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拓展各县区特色门户服务,构建市县两级协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是加大推广力度,拓展服务覆盖率。多渠道宣传A P 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城乡市民的使用率。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和农村地区开展专项推广活动,确保A P P真正实现“城乡全覆盖、老少都能用”的目标,让数字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民进市委 邓颖华
近年来,我市重点发力科技型企业培育,但在获取金融支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分层培育信贷体系。对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一定比例的企业自动提升授信等级,根据科技企业成长周期设计“创业接力贷”“小巨人信用贷”“并购贷”等差异化产品,全生命周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优化信贷产品业务,加强风险管控。将抵质押品范围从专利扩展至商标、著作权,探索开展以碳排放权为质押标的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一站式帮办效率,建立动态企业库,配套知识产权专员上门服务,宣传落实好政策,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压力。
三是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生态。围绕张北云计算基地、亿华通氢能等龙头企业,推动核心企业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仓单质押”组合服务。
四是构建特色服务平台,强化人才支撑。以全省首家科技创新金融协作服务联盟为依托,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积极融入京津冀创业投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搭建基金与产业对接平台,指导帮助更多本地科技企业获得基金支持。
探索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
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农工党市委 曹萌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议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推动形成规范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一是公平公正,明确清单准入标准。建立由司法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准入机制。优先纳入信用记录优良、三年无违法记录、安全生产达标、依法纳税的优质企业。对文创、科创等非高危领域适当放宽条件,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简化流程,规范涉企检查方式。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运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互通,通过A I、大数据动态监测风险。推行“一表通查”,严控现场检查频次,推广非接触式监管。
三是依法经营,不断加强企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依托大数据构建智能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完善企业合规指引清单,前置监管要求,通过正向激励引导企业诚信自律。
扩大融合应用场景
优化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九三学社市委 梁利军
当前,我市正面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三链协同”产业生态。延伸算力产业链,推动数据中心从“存储租赁”向“云+A I+服务”升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深化京津冀协同,共建一批垂直类模型联合实验室。
二是实施“场景倍增”攻坚行动。建设工业数字化示范工程;推进民生服务提升计划,建设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建设“A I+新能源”虚拟电厂,实现风光发电准确调配。
三是完善“四位一体”支撑体系。开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数据交易服务商;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培养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工人;建立绿色算力机制,提升新能源直供电占比。
推广“数字工商联”平台
缓解民企融资难题
市工商联 葛一娴
为进一步发挥“数字工商联”平台作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成功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深化协同机制,精准摸排企业。组织工商联,会同工信、发改、商务等行业部门,对辖区内纳税A B M级企业进行摸排,掌握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上门服务。
二是搭建宣传阵地,扩大平台影响。及时了解掌握全省“数字工商联”平台最新动态,邀请优秀专家学者对非公经济人士进行宣传培训,组织县区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到全省平台推广的先进地区学习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融资资质,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信心。
三是实施精准赋能,提升融资质效。主动加强与入驻平台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面向不同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展银企合作空间,增加融资贷款企业数量,提升企业融资覆盖度。
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乌拉哈
市政协常委 李珍玉
为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推张家口市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高质高效打造精品工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支持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建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
二是农旅融合打造民心工程。结合水库资源,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新业态,着力建成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民心工程。
三是美化亮化打造绿色工程。打造乌拉哈达水库沿线至明湖公园清水河滨河景观带,助力绿色城市建设,着力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绿色工程。
四是防范风险打造廉洁工程。全力聚焦决策部署落实、职能部门履职、规范廉洁用权等领域,严格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着力建成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廉洁工程。
五是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工程。着眼长远,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着力建成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智慧工程。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提升利企便民质效
桥东区政协 王鹏飞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但在实现从“能办”到“好办”“快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多维宣传体系。线上层面,用好抖音、快手等新媒体,通过制作“一件事”办理流程动画短视频、报道成功案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线下层面,组织开展政务大厅人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并加大政务大厅帮办代办力度,特别加强对老年群体的服务。
二是构建数据共享体系。加快完善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推动公安、卫健、税务、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破解数据重复填报等突出问题。实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在审核企业和群众的办理材料时,对敏感信息实行加密保护。
三是构建素质提升体系。由相关业务部门骨干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其熟练掌握跨部门业务知识的能力。
加快构建推进张家口市应急产业
市委党校课题组 屈辉
张家口应构建完整的服务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体系,推动应急产业优布局、上规模、集聚化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
一是营造“政府指导+品牌赋能”的产业政策环境。坚持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细化产业目录和项目清单,加大集聚区、企业和产品的标识整合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是健全“空间集聚+链条协同”的招引服务体系。升级园区管理与服务,打造集聚“强磁场”;突出产业链招商,形成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格局;强化资金与人才支撑。
三是优化“内生培育+外脑协同”的技术创新环境。建立“企业+实验室”创新模式和“京津冀研发—张家口转化”的飞地研发模式。
四是构建“区域联动+国际对标”的开放发展格局。推动成立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应急产业联盟;与技术强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打开国际市场。
来 源:张家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