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随着冰雪运动赛事活动和冰雪休闲运动产业项目配置越来越丰富,我市缺少从事冰雪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户外滑冰场只是配备了救生员。二是产业基础薄弱。我市冰雪装备产业起步较晚,冰雪产业园配套建设有待完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稍显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企业数量、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三是产业链条有短板。冰雪运动模式与其他领域中的活动融合性相对较低,无法与交通、餐饮、娱乐等项目进行有效衔接,而且与冰雪运动相关的文化产品相对单一,缺少有效性的服务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当前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
二、我市冰雪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持续培养冰雪专技人才。我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后续利用总体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推动冬奥遗产利用和冰雪运动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冰雪产业人才领跑工程,规模化培训冰雪运动竞技人才、校园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展青少年冰雪体育运动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逐步建立冰雪运动普及人才、冰雪运动竞技人才、冰雪场馆服务型人才、冰雪装备产业人才及赛会志愿者相结合的综合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二)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差异化招商和产业链招商,重点研究欧洲阿尔卑斯滑雪大区、广东省等国内外重点区域冰雪个人服饰装备、机械装备、场馆配套设施等装备制造企业。借助北京冬博会、德国ISPO展会等平台,通过以商招商、委托代理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对接,加快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提升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2个冰雪产业园能级,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产品推广、信息服务、会议会展、运动体验、研学科普等于一体的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
(三)着力推动冰雪产业化发展。为滑雪旅游迎来“爆棚式”增长,我市要充分发挥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比赛举办地这个品牌优势,一是积极推动长城文化、泥河湾文化、三祖文化与冬奥元素有机融合,推动年俗、民俗、文创、演艺等与冰雪旅游产品融合发展;二是开发以会徽、吉祥物、雪如意等为设计元素的冬奥文创产品,促进冰雪运动与冬奥元素有机结合,比如,“雪如意”可以开发迷你跳台体验,还可利用冬奥场馆设施,探索建设体育康养医院等,催生“多类多元”融合开发模式和新业态;三是参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崇礼餐单增加特色餐饮服务,根据游人数量及时调整高铁航班车次,持续做好住宿酒店和环境的优化美管理,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美食、便捷的交通和舒服的住宿体验服务;四是积极申报“十佳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特色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等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京张体育旅游IP品牌,创新冰雪竞赛活动, 让冬奥遗产“活起来”,让奥运热度“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