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民建市委

信息来源:张家口政协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目前,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与企业的期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充分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和举措,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目前存在问题

(一)服务企业不优作风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个别部门的关键岗位存在服务滞后现象。办理审批事项时,主动服务意识不足,主动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片面理解政策要求,机械执行上级文件,以有关规定为借口降低办事效率,延长审批周期。二是个别部门新官不理旧账。出台政策不完全兑现或者兑现后又反悔;个别职能部门监管缺失,对历史原因不能履行审批办理的服务事项长期搁置,使群众解决问题没有预期、没有希望,造成矛盾或上访。

(二)涉企服务有待优化,企业“获得感”不强。部门重招引、轻服务,缺乏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有的招商引资政策长期没有兑现,有的因党委、政府换届,领导干部岗位变动对签订或作出的合法合规承诺不履行、不兑现,影响政府公信力。政企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有的领导“只想保险、怕担风险”,对企业诉求不能及时回应。

(三)部门之间协作机制不够顺畅。一些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事项,部门之间标准不一致,资源、信息不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同时,相互沟通衔接不到位,答复时间过长,缺乏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机制,影响企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监管过程中也是如此。

二、具体建议措施

(一)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优化长效推进机制。一是在窗口服务方面。对窗口一线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重新梳理,对不适宜的人员进行调整,选派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一线窗口,完善窗口服务人员考核管理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和业务素养。二是在监督问责方面。根据营商环境建设相关要求,建立重点监督检查内容清单,规范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界定程序和保障措施,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为推动作风转变,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政府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一是常态化清理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和难以兑现的“画饼”政策。分批持续兑现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政府公信力。对部门不及时清理、修订的政策文件,不予财政资金支持,强化文件清理和财政预算的严肃性。二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健全信用承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制度,对守信企业给予优先办理、容缺受理、简化程序等激励政策。依法依规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三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遗留问题,相关县区要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梳理项目情况、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合同协议,深入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研究,积极推动问题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四是成立工作专班和建立企业投诉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推动解决政府违约失信问题。

(三)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一是建立部门间常态化沟通机制,增加理解包容,促进部门联动。二是建立学习考察成果转化制度。要敢于对标先进,善于学习先进。学习考察后制定细化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时限,真正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集中公布涉及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各类政策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宣传解读,提升市场主体法治素质。学习深圳经验,强化服务意识,将企业可以享受的政策“送上门”。四是发展数字经济,赋能营商环境。通过加强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手段运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智慧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广“机器换人”,结合我市地域小的特点,推动政务标准化、智慧化跨越式发展,学习厦门应用政务一体机经验,与市场主体合作,在企业、银行、酒店等人流密集地增设一体机,持续扩大使用场景、增加功能,便利企业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