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在张家口参与志愿活动大学生有4315名(北京高校822名,省内高校3493名),我作为团省委聘请的心理志愿者老师,与冬奥志愿者一起生活了将近5个月,期间通过一起参加活动、日常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近期他们陆续给我发微信,“永远记得冬奥会,记得张家口,难忘崇礼”“想回来看看!还想带着家人和朋友看看夏天的张家口”“因为曾经的疫情,没有领略张家口的美景,没有品尝张家口的美食,是遗憾。希望再一次回来看看张家口”等。由此想到,可以借鉴淄博烧烤热经验,举办“呼唤志愿者‘回家’”活动,让志愿者感受张家口的温暖和温情,通过政府助燃话题,打造张家口新名片。
一、学习先进经验,把握大局助发展。赵文锋书记指出,“发展后奥运经济是张家口的重大机遇,是推动张家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市政协委员,通过调查研究,从“淄博烧烤热”中总结精髓要义,特提出“让冬奥志愿者重回张家口,重温冬奥梦,再续冬奥情”的建议。以此为导火线,系统谋划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举措,让冬奥场馆利用“活”起来、冰雪产业发展“强”起来、体育文化旅游“火”起来,持续把冬奥热度保持下去,切实把机遇优势转化为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强大动能。
二、得年轻人得天下,邀请志愿者回家。“淄博烧烤热”初始是一群大学生的积极宣传和推广,进而引发了网络热点的爆发。冬奥志愿者中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带着一份憧憬、激情、梦想走进张家口,而且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用自己的一份家国情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可以在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上下功夫,建设一批免费住宿、服务就业的青年驿站,打造一批青年特色街区、街头艺术站,举办啤酒节、音乐会、烧烤节等青年特色活动。来张的志愿者可以享受旅游景区免门票、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特定酒店每年享受规定次数的免费入住等政策,达到在年轻人心中“种草”效果。
三、一个都不能少,营造全员参与氛围。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我们要让每一位张家口的老百姓把质朴的情感融入生活,把温暖在烟火中传递,把温情在细微之处体现。塑造好客风尚。把民风教化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倡导“人人都是张家口形象,处处都是张家口环境”的理念,引导市民争做张家口的“讲解员”“宣传员”“形象大使”,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出租车必须打表、购物不能缺斤少两、主动避让外地车等点滴行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每个人的行为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提质夜经济街区。打造夜食、夜娱、夜购、夜游等多业态并举的夜经济示范街区,放宽夜间和假期摆卖行为管制,让张家口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建设服务型城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消费服务“红黑榜”、星级评定等机制,建设便捷高效的消费交通线,强化机场、高铁、城轨与景区商圈直通,打造公交消费专线,加强各类“消费地图”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饮食名街、露营地、特色民宿等建设,让消费者“舒心花钱”。
四、以点带面,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淄博烧烤热中,烧烤只是媒介,烧烤带来的联接才是关键。冬奥不仅仅是张家口的骄傲,也是志愿者一生的骄傲,通过在全国呼唤志愿者“回家”,营造一个温情、温暖、温馨的城市形象。同时,借着“重温冬奥梦,再续冬奥情”活动,上线配套措施。比如,创新宣传。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精心做好短视频营销工作,深化与“两微一抖”、小红书、携程、B站等新媒体合作,为打造网红城市发力;培育消费新IP。邀请专业研究机构,聚焦六大产业,挖掘整合柴沟堡熏肉、坝上莜面、怀来葡萄酒、怀安豆腐皮、阳原黄糕等地标性特色美食,塑造张垣品牌。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从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给来张者营造诚信、便捷、舒心的环境,进而带动张家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