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的建议

徐海民

信息来源:张家口政协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5日

 

张家口市是首都北京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唯一一个经国务院同意批准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如何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市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类与之相关联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陆续入驻张家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涉及面广。以全市目前落地企业看,与风光电产业关联的装备制造企业涵盖了风电主机、风电塔筒、风电叶片、光伏组件、退役风机回收等各个方面,种类比较齐全,为全市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营造出浓厚的产业氛围。

(二)企业实力强。目前国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行业领军企业,大部分在我市建立了产业基地,比如金风科技在经开区打造了风机主机生产基地,三一重工在西山产业园区建设了风机叶片生产基地,大金重工在尚义实施了风机塔筒制造产业基地,正在规划建设占地400亩的风机叶片产业基地。这些实力龙头企业为今后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三)经济贡献大。我市立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将新能源装备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培育了一大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企业,这些企业均已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有力带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全市新型能源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一)创新示范引领仍需加强。以目前落地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运营情况看,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方式,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缺少“高、精、尖”技术支持,距离创新示范引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产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大部分分散在各个县区,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多元人才体系尚不健全。新能源产业链的构建需要强大的人才储备作为支撑。新能源产业目前的人才中,基础人才占绝大多数,中高级人才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的理论、专业实践水平均有不足,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议

加强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充分发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对引领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经济落后地区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思路,强化示范引领。根据新型能源产业各领域的发展现状,按照“强链、延链、补链、扩链”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强风光链、延氢能链、补储能链、扩服务链,高质量有侧重的发展新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二)抓市场,打造产业集聚。要充分结合全市各县区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要素等因素,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比如,尚义县依托紧邻京津、内蒙、山西的区位优势,以现有风机塔筒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风机叶片、主机、法兰、光伏组建等系列配套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示范带动周边县区发展关联产业。

(三)倾全力,实施人才战略。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先狠抓人才战略,让广大人才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支持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一体化建设。鼓励企业单独开展大型新能源“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示范项目、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同时,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全力倾斜支持,优先保障新能源装备制造重大项目建设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