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刘海峰 闫贵彬

信息来源:张家口政协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5日

 

近年来,我市立足首都“两区”建设、打造“河北一翼”战略定位,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以超大规模绿色存储为切入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顶层设计体系初步形成。出台《张家口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系列规划,形成科学、前瞻、系统的顶层设计体系。

(二)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区及行政村光纤宽带、无线WiFi热点公共区域覆盖率100%。建成直连北京骨干路由,最高传输带宽800G。累计建设5G基站2185个。张家口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绿色数据存储做大做强。形成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多个核心产业园区。12个建成数据中心投运服务器100万台。

(四)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多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部级两化融合类试点示范项目。1100家企业上云,应用效果良好。

(五)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建成400多个社区电商网点,网上店铺达2万个。

(六)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智慧旅游、“雪亮”工程等11个项目。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贡献度偏低。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市场主体少、体量小,产业链不完善,大数据项目主要以数据中心为主,自用型数据中心对本地贡献度偏低。

(二)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大数据领域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型人才缺口大。

(三)资金短缺。市县财力对数字经济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小,社会资本撬动力度弱,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化融资机制。

(四)要素供给不足。土地供给方面,县区普遍存在国土空间规划不超前、不到位和建设用地储备不够等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聚集发展。电力供应方面,张北、怀来均已出现电力配套设施不能及时满足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问题。能耗指标方面,随着投运项目持续扩模、在建项目陆续投运,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在节能减排目标刚性约束下,能耗增量指标已成为制约大数据项目落地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以大数据产业为牵引,做强做优数据存储,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对接华为、曙光、美的、申菱等龙头企业,发展大数据装备制造等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推进宝德服务器制造基地扩规增效,秦淮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尽快达产见效。

(二)提升数字经济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数字经济领域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加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引进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培育应用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批以大数据技术研发为主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或软硬件产品研发,推进数字化新型工业设计和工业产品加工生产,深度研究行业应用大数据解决方案,积极培育大数据新业态。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建设、典型示范应用、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扶持。拓宽融资渠道,搭建大数据产业发展投融资对接平台,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向大数据产业倾斜;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社会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引进和培育大数据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扶持大数据产业和研发、应用项目发展。

(四)强化要素保障供给。一是在土地供给方面,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加强重点县区大数据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在电力保障方面,进一步争取国家电网和冀北电力的支持,以张北、桥东、宣化、怀来为核心节点,规划建设大数据电力专用通道,并配套220kV公用变电站,以满足未来5年内全市大数据产业的用电需求,特别是探索新能源离网型微网直供大数据模式。支持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推进源网荷储制融项目建设,增加绿色能源本地消纳率。三是在争取能耗指标方面,积极对接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及能源管理部门,尽快落实大数据产业稳定长效电价优惠机制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四方协作机制”。研究利用好可再生能源增量不计入地方能耗等政策,根据产业规模进行合理配置。